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章 徐家溝的光輝歷史

鯉魚鱗甲金光閃閃,肚子渾圓,正宗的荷包鯉,看上去非常漂亮。

徐青山這會兒正坐在屋簷下曬太陽,看到兒子提著大鯉魚進院子,也忍不住讚歎道:“磊子,這是你從水庫裡捉的?多少年沒見這麼齊整的荷包鯉了,如果做滷汁醬魚,味道絕對不會差……”

“媽,咱們中午做滷汁醬魚”聽父親一提,徐磊改變主意,不打算吃紅燒魚了。

“我也想吃,咱們多長時間沒吃”徐燕忙回答道。

“你們三個淨給我找麻煩,不嫌費事呀。我先看下冰箱裡的滷湯壞沒”徐媽抱怨一句,開啟冰箱門。

滷汁醬魚曾經是徐家溝的傳統招牌菜,屬於徐家滷醬肉一種。

提起徐家溝滷醬肉,青山鎮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幾乎都有聽聞,甚至被寫入和。

別看青山鎮現在只是豫陽市一個不起眼的小鎮,但是在百餘年前名氣卻相當大。

鎮外十里有唐桐河,連通漢水,再匯入長江,因此數百年來水運特別發達。

南通荊楚,北達幽薊,東連閩浙,西接雍涼,為中原、江南數省貨物集散之商埠。

當年晉商便是透過此處水路把草原上的皮毛、瓷器等物資運往江南,然後趕著騾馬車隊將南方的茶葉、絲綢運往北方。

據府志記載,青山鎮鼎盛時期鎮內人口有七八萬,10家騾馬店朝夕不斷,20多家過載行日夜裝卸不停。

南來北往的客商如雲,自然滋生了飯館行當興盛。

川、魯、粵、淮揚等八大菜系在青山鎮匯聚融合,最後形成唐桐河特有的碼頭菜。

按照徐磊爺爺的說法,徐家溝初祖當年便是跟隨船隊來到此處定居,開了一家滷醬肉館,而後結合其他菜系的精華,發展成“徐家溝32道碼頭菜”。

鼎盛時期,徐家溝碼頭菜的名聲傳遍唐桐河兩岸,甚至到漢口都有客商耳聞。

早些年徐家溝人大多以廚師討生活,不過滷醬肉秘方卻一直沒有傳開,只有族長主家掌握。

後來隨著平漢鐵路通車,青山鎮水運逐漸蕭條。尤其近幾十年,唐桐河水流不能載舟,青山鎮便徹底冷寂下來。

徐家溝的興衰和青山鎮幾乎同步,三四十年代鬧匪亂,徐家主家突然發生變故,滷醬肉秘方從此失傳。

徐家溝碼頭菜核心便是滷醬肉,32道菜全憑一鍋老湯澆汁兒。

秘方失傳,徐家溝菜徹底沒落,從事廚師手藝的人越來越少。到徐磊這一代,門上只有大伯家堂哥徐晨松在南方當廚師。

鎮上有家滷菜館,是村裡徐雲飛開的,也和徐磊是同輩,不過關係遠一點。

另外還有兩個叔伯輩兒當土廚子,十里八村有啥紅白喜事會找他們做菜,主打仍然是32道菜。

可是缺少了老湯秘方,徐家溝碼頭菜徒有其表。

這幾十年來,村裡人每每談起祖上的榮光,都會滿臉遺憾。如果秘方沒有丟,他們至少也能混個百年傳承的名頭。

不過秘方雖然失傳,徐家溝人或多或少都掌握點做滷醬汁兒的技巧。

徐媽這一手,就是從徐磊奶奶那裡傳承下來的。

只算皮毛,招待客人卻很拿得出手,但凡吃過徐媽做的滷醬汁兒菜,沒有不稱讚的。

可惜滷醬汁兒做起來要十幾種大料搭配,工序複雜,費時費力。

徐媽只在過年做上一鍋放冰箱裡儲存,而且要趕在端午節前後吃光,因為天熱的時候很容易壞掉。

如果還想吃,只能現熬,不能過夜。

徐家祖傳的滷醬汁兒秘方不同,一鍋老湯火不斷,一年四季都可以儲存,可惜失傳了。

村裡人琢磨這麼多年,愣是沒弄出個名堂。

徐燕接過鯉魚刮鱗去內臟,徐媽那邊拿出一袋滷醬汁,生火用溫水解凍。

滷汁醬魚做法其實並不複雜,甚至可以說非常簡單。

鯉魚清洗乾淨下鍋油炸至焦黃,然後撈出放涼,再入鍋加滷醬汁慢燉入味即可。中途不需要加其他東西,最多放些鹽和生薑片。

這也是徐家溝碼頭菜的一個精髓所在:只要有滷醬汁,出菜非常快!

比如炒蘿蔔絲兒,快出鍋時澆一勺醬汁兒,味道立刻噴香可口。

青椒肉絲,澆一勺,辣香美味。

一句話,只要有滷醬汁兒存在,別說三十二道菜,就是一百零八道也不成問題。

很快,徐磊家院內便有香氣瀰漫。

徐爸忍不住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