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許多非正常手段。正因為如此,人們對富人總是有種牴觸心理,善良的人們大概都不願意見掩藏在這些財富背後的血與淚吧。

香妃非薄命

常言道:紅顏薄命。或者又說:天妒紅顏。很久以來,不管歷史典籍,還是民間流傳的各種傳說,凡美麗女子,都難以善終。這似乎很符合我們中國文人的審美心理。他們大概在想,上天給了你一副好的容顏,就不能再多你給圓滿的生命。不然,天下所有的好處豈不都給你佔去了。於是,在他們筆下,美麗的女子總是早早地便從人世中消逝,叫人不勝嘆息和哀憐。

這就連武俠大師金庸也不能免俗。他的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中關於香妃的故事便具有這樣的意味。按照金庸的說法,烏茲別克女子香妃被脅迫進宮以後,雖然乾隆對她寵愛有加,但她對皇帝的寵愛嚴加拒斥,每日只是想念遠在回疆的家鄉,獨自垂淚。乾隆為了討好她,把她帶到江南散心。到了杭州時,乾隆想強行臨幸香妃,香妃一急之下,竟取出一柄寒光閃閃的匕首來,欲刺死乾隆。乾隆吃了一驚,不敢再造次。太后知道後,很怕乾隆由此被害,趁著乾隆外出遊玩的機會,將香妃召入宮中,逼她自盡了。乾隆得知死訊,十分悲傷,但事已至此,無力迴天,只是請了當時的宮廷畫家、義大利人郎世寧依照香妃生前的樣子畫了像,來寄託自己無盡的哀思。在這裡,香妃被描寫成一個寧死不屈、民族氣節很高的女子,乾隆則是一個至情至性、*倜儻的多情種子。這種傳奇式的描寫並不僅是金庸一家的專利。蔡東藩的《清史演義》、《清朝野史大觀》對此亦作了近似描述。

然而,小說家畢竟與史學家不同,他們的敘述有時為迎合大眾的審美接受心理,不得不對歷史作一些修飾和打扮。他們把香妃描述成為一個不畏強權、紅顏薄命的女子,很合乎我們習慣性的審美心理,也容易引起讀者的憐憫。史學家孟森早在1937年就透過清宮檔案和時人筆記的材料推斷,香妃就是歷史上的容妃。後經考古發現,孟森的推論是完全站得住腳的。這位容妃真的是被清兵強行搶走的嗎?真的因反抗而早逝嗎?顯然並非如此。首先,她不是乾隆透過高壓手段脅迫進宮的。史料記載,香妃入宮,是在乾隆平定回疆的前一年。這說明,她入宮之時,乾隆的武力還沒有構成對回疆的直接威脅,被俘捉之說是不能成立的。比較合理的解釋是,當時回疆領袖為了換取片時的平安,將其獻給了大清國主乾隆。這種女人作為一種政治禮物奉獻給強國君主,在古時並不少見,那麼多的「和親」故事,多少都帶有這樣的味道。至於說香妃是被乾隆的母后逼死的,也屬無稽之談。香妃死於乾隆五十三年,乾隆皇帝的母親孝慈憲皇后則死於四十四年,比香妃早十一年死去,怎麼可能命人賜死香妃?其次,香妃進宮以後並不是整日鬱郁。史料顯示,她曾隨乾隆南巡江浙,東巡到泰山曲阜,北到過盛京去拜謁清朝祖陵。時間歷程長,空間跨度大,香妃如果真是個節烈女子,隨時可以找個機會與這個世界說「拜拜」。可她沒有。相反,她和乾隆生活在一起應該是開心的。宮廷畫家郎世寧所畫的乾隆與香妃各自騎白馬的戎裝像,一前一後,夫唱婦隨,怡然自得,香妃怎會不高興呢?

傳說與歷史是不一樣的。以虛構為主的小說家,自然喜歡傳奇色彩濃厚的傳說。金庸曾說:「歷史學家孟森作過考據,認為乾隆是海寧陳家後人的傳說靠不住,香妃為皇太后害死的傳說也是假的。歷史學家當然不喜歡傳說,但寫小說的人喜歡。」然而,歷史終究是歷史。香妃本就是個平常的女子,節烈、民族氣節與她並沒有太大的關係。讓她迴歸本來面目,也許並沒有什麼不好。 txt小說上傳分享

即使中舉又如何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有一個著名的段子叫《范進中舉》,描述范進中舉後種種瘋狂的行徑。他的岳丈胡屠戶由從前的對他不屑一顧變為阿諛奉承,同縣的“名流”也紛紛巴結。按科舉制度的常規而論,中舉確實是改變人生命運的一大步。

科舉考試一般分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參加童試,考中了,就叫“生員”,俗稱“秀才”。第二個層次省裡的鄉試,秀才有資格參加,中試者叫“舉人”(因此叫“中舉”)。第三個層次是進京會試,舉人有資格參加,中試者為“進士”。最後一個層次是殿試,由皇帝對進士們再考一次,分出一二三甲。

科舉有這麼多層次,但一般來說,到了第二個層次,已經相當不錯了。在各種記載中,凡是中了舉的人,在當地的地位一般都不差。《儒林外史》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1935年7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