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部分

邊上同看熱鬧的小孩子聽完前因後果飛快地跑去何家報信,邊跑邊嚷,整條街都聽到了他們的聲音,呼啦一下從各門各戶裡湧出來更多人一起跑來圍觀何大妮,何大偉抱著米袋子一邊接受街坊四鄰的道賀一邊許諾出去更多酒席。

寒暄應酬的事交給便宜父親何大偉,何大妮只管買糖。老闆是個體貼人,先照稱了十文錢的糖,又告訴何大妮這糖太多,一時吃不完容易髒,幫何大妮分作五小包,一起用繩綁好,教她吃一包拿一包,乾淨又好儲存。

何大妮謝過老闆,付了錢才把糖提在手上,就聽人圈外有孩子們喊“何嬸來了”,人圈應聲開了個口子,一個面帶菜色身著灰藍布棉裙衣的婦人和一個拖著兩條清鼻涕的半大男孩被簇擁進來,兩人衣服上都有幾塊小補丁,何大妮身上的粗布衣裳跟這一比都算高階貨,大戶人家給下人穿的粗布衣裳再差起碼布料樣式做工都是好的。

何大妮走下糕點鋪的臺階站在地上,當著眾街坊的面,放下手上的東西,來到繼母何梁氏面前又是一個標準的宮禮,聲音溫柔敦厚,“女兒請母親安,母親萬福。”

何梁氏被這幾年艱難的生活折磨得早沒了當年的傲氣和銳氣,眼神黯淡無光寫滿疲憊,眼角掛滿細紋,面黃肌疲,髮絲枯黃夾雜一些灰白,雙手粗糙,和這些鄰居大嬸站在一塊根本沒有差別,當年嬌生慣養的小康之女現在儼然完全退化成了操勞家務的中下層階級的婦人。

她身邊的那個小男孩不及何大妮胸口,不到十歲的孩子這個身高有些矮,頭大身小體形單薄,真跟個蘿蔔頭似的。

何梁氏望著何大妮,不知該說什麼,而沒有聽到她的聲音,何大妮就一直保持著行禮的半屈膝姿勢,不動不說話,倒是圍觀群眾看不下去,推推何梁氏叫她說點什麼。

“何嬸啊,趕緊先叫女兒起來啊,你不說話,她都不敢起呢,看女兒多尊敬你啊。”

因以前何家長子那鬧得全縣皆知的行為,何大妮非何梁氏親生的事實可以說全縣城的人都知道,而以前何梁氏虐待元配之女的往事自然也被有心人散佈了出去,街坊四鄰沒少背後議論,何梁氏這幾年可謂是飽受人言之苦,此時人家的好心提醒在何梁氏耳裡聽來甚為刺耳。

何梁氏不自在的摸摸臉,又抖抖手,很生硬地道:“起來吧,有話回家說。”

“謝母親。”何大妮完成全套禮儀才穩穩地起身,再又向圍觀人群微微頷首致意,“街坊們,煩請等大妮先安頓好了,找個日子再請大家吃酒。”

人群立馬歡呼雀躍,當中有幾位長者出來催促著何大偉趕緊帶著妻兒老小回家休息,天冷,大姑娘才遠道回來,回家喝口熱水才是正經,別的事都不急在這時。

何大偉謝過大夥,喚小兒子拿起地上的東西,帶孃親和大姐姐回家。

這個最小的弟弟是何大妮進宮後才出生的,姐弟倆對彼此都很陌生,小男孩怯生生地走過來想要彎腰拾何大妮腳邊的菜。何大妮輕輕一哼,小男孩立刻嚇得不敢動,何大妮自己一樣樣檢起東西,把沒什麼分量的滷肉和糖豆給他拿著,包袱和那些比較重的蔬菜都自己拿。

旁邊的大叔大嬸們看到又贊大妮是個好姐姐,會照顧弟弟。跟著又叮囑小弟以後要聽姐姐的話,別惹姐姐生氣。

小男孩懂事的點頭。

“爹,母親,小弟,我們回家吧。街坊們歡迎隨時到家裡喝茶。”何大妮微笑著招呼親人,又和街坊寒暄致意,才攙了何大偉當先步出人圈。

何家四口頭前走,看熱鬧的群眾部隊後頭尾隨,議論什麼的都有,不過說得最多的還是對何大妮的交口稱讚,都說這閨女懂事明事理,尤其那身規矩做派一看就和大家不是一路人。

有人開了這樣的話題,立馬就有人接下文,那個被退親的魯家立刻成了大家談論的物件,都說幸好是退了親,何家大閨女這副模樣除了京城人家縣裡真沒人配得上。別看回來時一身粗布衣裳,那是剛回家,等找門好親事,換上好衣裳那就是個少奶奶模樣,何家想翻身全得指望這個閨女。

此言論一出,馬上就得到了大多數人的響應。

走在前面的何家四口把街坊們的議論都聽在了耳裡,真是,說人閒話也不知道小點聲。

何大妮表情淡定,何小弟木無表情,何梁氏臉色僵硬,何大偉把臉藏在了衣裳子的後頭

沿街走了盞茶工夫,四人在一個籬笆小院前停下,何大偉帶著一家老門謝謝街坊們的厚愛,何梁氏推開院門,引了家人進去。

院外街坊們還在,隔著半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