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就是考試時要達到的文章水準的話,香茹想她得練習寫多少文章才能達到這個要求?
搔搔頭,穩定住情緒,香茹把重新謄抄的文章交給邵太醫。
“老師,我抄完了。”
“先放下吧,休息一下,馬上就吃飯了,等下午我們再接著上課。
邵太醫的計劃是蠻好,可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午飯剛結束,一盅新茶才端在手上,外面有小太監匆匆進來傳話,宮外某家的老太君急招邵太醫請平安脈。邵太醫一聽是自己的老病人,立刻放下茶盅起身準備,並直接放了香茹半天假。
“我下午可能回來得晚,今天就上課到這裡,你回去把後面那首詩多讀幾遍,不懂的就問你師傅,再寫篇讀後感明天給我。”
“是,老師。老師慢走。”
邵太醫提著藥箱走後,香茹把環境收拾好,桌椅筆墨各歸各位,詩集和文章收進書箱裡,香茹隨後走人。
回到女醫館時,醫婆們都已在歇中覺,香茹不好打擾,回了自己房中也脫衣歇息,好好睡了個午覺起來,聽到外面院子裡有人說話走動的聲音,估摸著謝醫婆她們應該都起來了,於是拿上自己那兩篇文體不同的作文和詩集上樓去找師傅。
謝醫婆果然已經歇了中覺起來,正拿了以往的診籍檔案給茜草上課,見到香茹今天回來這麼早順口問了原因,得知是放假這才放了心。
“師傅,邵太醫佈置了讀詩寫讀後感的功課,我看不懂,想請師傅給講講,師傅方便麼?”
“什麼詩?我看看。”謝醫婆接過詩集隨手一翻,頗為詫異,“哎喲,邵太醫怎地拿這種詩集給你看?你這小小年紀怎能看這些?”
“因為這種詩寫讀後感比較容易,詩中描述的感情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激發創作靈感。師傅看,這是我寫的第一篇讀後感,這是邵太醫給修改後我再謄抄一遍的文章。看,邵太醫是不是很厲害,他說這就是我考試要用到的規範文體,真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才能達到這種水平。”邵太醫根本沒說過這話,香茹扯起謊來眼睛都不眨一下,給情詩寫讀後感這種事對她根本沒啥不好意思的。
“邵太醫那一把年紀,他的文章水準自然是年輕人比不了的,他改的文,你要記住的重點是文體格式和規範,尤其是文章中牽涉到綱常倫理道理規範的內容,在寫文章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有避諱的字詞都要避諱掉,比如說你父親名諱中的那兩個字,為了體現孝道,寫文的時候一般都要少個一筆兩筆。”謝醫婆看到文章,目光立刻就被吸引,也就沒管這課本的事了。
“師傅,家父名的筆畫已經極致簡單,而且又是常用字,再少一兩筆,那就不成字了,萬一讓閱卷官誤認是錯別字,我豈不冤枉?”
“我且問你,四諱還記得是哪幾個麼?”
“國諱、家諱、聖賢諱和憲諱。”香茹順口答來。
“這就是了,考試時的章主要避的是國諱和聖賢諱,你不避家諱也無太大關係,反正閱卷官又不知道你父名為何,日後回到家中再加多注意就是了。”
“嗯,我知道了,以後會更加註意的。等師傅待會兒有空的時候給我講講詩吧,我今天還要再寫一篇明天給太醫看呢。”
“講詩我就不內行了,你去找小夏醫婆,她更擅長詩詞歌賦的東西,看的雜書也多,把你的文章也一起帶去給她看看,請她給你說說。以前你啟蒙時專攻專業,寫的文章得過且過就算了,現在你開始專攻文章了,我們可就要對你嚴格要求了。”
“是,師傅,我這就過去,先行告退。”香茹拿起書本辭別謝醫婆,去找小夏醫婆。
“師傅,邵太醫那樣的文章好難寫哦,我要是寫不出來怎麼辦?”香茹和謝醫婆說話的時候,茜草就在旁邊看香茹的文章,邵太醫改的那篇文章在她腦海裡不停浮現。
“多寫多練,記住文體格式規範,用詞準確,把你要表達的意思表達清楚,通常過關就不難了。”
“師傅,這話誰都是這樣說,可是您看今年應考的醫徒,只有一個人過關,那些落榜的當中有好幾人是最後—次機會,如此青黃不接,這樣下去,沒過幾年,醫婆的數量不就要大幅減少?”
“是啊,醫婆本身良莠不齊,帶出來的徒弟的水平自然也參差不齊,要解決這個難題除非太醫們能介入進來,以他們高水平的學識來提高醫婆的整體水平,但這事院使大人一個人做不了這個主,這後面牽涉的東西太多了。”沒想到謝醫婆原來也知道這一點,那麼恐怕另二位夏醫婆也是心知肚明的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