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要塞則成了一個大笑話。
已經是徹底的淪為擺設了。
中國國防軍對鐵山要塞施行了包圍政策,雖然鐵山要塞的重火力被打掉了,但其依仗險峻地勢而守,想要搶攻的話,定然會付出一定傷亡,還不如圍著他們,等最後再來解決這塊硬骨頭。
一百三十萬中國陸軍雄赳赳氣昂昂的穿過走廊,直插朝鮮中部的首都平壤。
日軍的鐵山要塞一破,使得朝鮮日軍已經不成氣候了,唯一能夠繼續抵抗的就是躥入東部山區。
大軍前面一路前進,後面的朝鮮政府也開始動員從日本統治下解救出來的朝鮮人民。
朝鮮政府要發動一場人民戰爭,把日軍淹沒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對於朝鮮政府的組建,中華帝國是以與很大的指導的。
對於朝鮮這樣的國家來說,最合適的就是採取變相的共產主義來鼓舞普通民眾的作戰意志。
但又不是真正的施行共產。
均分田畝這是朝鮮政府目前所提出的一個大餅,加上不斷的輿論宣傳,以及日本統治朝鮮期間的不得人心,使得朝鮮人民爆發出了強烈的抵抗意識。
此時中華帝國介入朝鮮,發動了驅逐日本的戰爭,這也給了朝鮮人民必勝的信心,不求他們打多少硬仗,能打順風仗,不在後面搞破壞,能幫著搞定日軍可能發動的游擊戰就可以了。
日軍沒有了朝鮮民眾支援,游擊戰基本上沒有順利進行的可能。
第一軍和第二軍在進行了穿插之後,後面的第三軍、第四軍、第五軍將近十五萬日軍圍在了沿海。
殲滅戰開始了。
在炮火的持續打擊之下,以及朝鮮人民軍的不畏死亡的衝鋒下,這十五萬日軍堅持了三天不到就被全殲。
——————
第二更到。
第一卷 第355章 日本戰敗
第355章 日本戰敗
隨著朝鮮北部日軍的被殲滅了大部分。
中國國防軍除了留下包圍鐵山、東林等要塞的部隊,其餘的一律南下作戰。
日軍的剩餘兵力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而沿海地區整是中國海軍可以打擊到的範圍之內。
為此中南部日軍指揮部在北部日軍被殲滅大部之後,迅速的調整了作戰部署,將大量的日軍從沿海抽調出來,並集中兵力。
雙方於平壤地界爆發了大戰,日軍在平壤挖出了一條很倉促的塹壕。
從戰爭真正爆發,到朝鮮北部日軍連三天都被抗住,這個號稱可以抵擋一年以上的要塞神話就被打破了。
至此鐵山要塞淪為日軍軍事史上的一大笑柄,戰後紛紛被世界各國載入了事教材之中。
三天的時間,根本不夠其餘日軍反應的。
能夠在中國國防軍大舉南下時修出這麼一條倉促的防線已經是十分的不錯了。
中華帝國空軍向平壤一線日軍空撒了大量的傳單,傳單上大多都是山內小二郎這個日奸的理論。
主要攻擊的物件就是日本天皇,傳單上對日軍士兵說,為天皇戰死是不會上天堂的,因為天皇是人不是神,是偽神,充滿了欺騙性和煽動性。
至於能不能瓦解日軍的信仰這有待考究了,但不去做那就永遠不可能瓦解。
經過近三天的集結,中國國防軍在制定了殲滅平壤日軍的計劃,中國國防軍分為兩部,一部從側面迂迴包抄日軍後方,一部從正面圍堵日軍。
中國國防軍從沿海插入,然後向日軍後方迂迴包抄,這給日軍造成了很大的恐慌,對付迂迴包抄的戰術也就是兩個。
一個分兵去攔截,一個就是乘敵人分兵之際,集中兵力正面突破。
然而不管是哪一個,對於日軍來說好像都不是明智的選擇,第一個最不明智了,分兵去攔截,野戰中日軍根本不是對手。
第二個同樣不理智,中俄聯軍的兵力達到160萬,而平壤一線日軍只有80萬左右,在這樣的情況下,日軍指揮官選擇了撤退。
但在撤退的同時,日軍留下了一支部隊堅守平壤,以拖住中國國防軍。
事已不可為。
對於日軍來說,鐵山要塞沒有發揮預想作用,便是大勢已去了。
此時最明智的選擇就是退入山區進行頑抗。
然而中國國防軍顯然沒有給日軍這個機會,日軍一有後撤跡象,中國國防軍隨即發動了全面進攻。
正面和迂迴部隊直接就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