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3部分

旺。

大商人透過扶持小商人,不僅使小商人能夠更好的發家,同時也擴大了內部和外部的市場,對這些大商人來說也是有積極作用的。

同時這也是一個對民族利好的政策。

中華帝國政府向海外推廣的兩個主要行業,一個就是農業,一個是醫療業,這兩個行業是穩賺不虧的。

因為西醫的醫生比較好培養,而且容易批次培養,加上中國有最先進的西醫技術,因此在世界各國開設醫院,在落後國家開設診所、衛生站都是一個有利可圖的行業。

這能給華人在世界上擴充套件就業崗位,對於一個四億五千萬人口的國家,而且是一個擁有先進生產力的國家,其就業壓力是很大的。

例如一個傳統的南方農民,可能拼命的幹,最多隻能管理三十畝土地,而北方因為農作物不能像南方那樣多季種植,一個勞動力可以管理的土地會更多一些。

但現在的中國,一個農民甚至可以管理上千畝的土地,生產力提高十倍以上。

那麼一個農民承擔了農業生產,也就有最少九個農民需要離開土地,轉而從事其他行業。

在輕工業方面,中國的輕工業生產力也是世界各國當中最高的,相比其他國家的工人,中國的一個工人所生產出的同等商品要高出一些。

重工業方面同樣也差不多,建築業更是如此,工礦業同樣有先進的機械裝置。

透過機械,一個工人一天就可以完成以往農業社會一百個人一天都幹不完的事。

生產力驟然拉得這麼高,就業問題和突出。

帝國此時主要靠修建各種工程來帶動就業,對於一個剛進入工業社會的國家來說,要建設的工程有很多。

因此此時帝國的就業率還算比較過得去,但這樣的情況也不可能一直維持成目前這樣。

雖然工程可能永遠都建不完,但國家不一定有錢去建。

要想使國家有錢,第一個就是保障就業率,第二個就是不斷開源。

因此讓華人到海外去從業是一個很好的渠道,這樣不僅可以加強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而且可以為中國國民提供更多的就業率,賺取更多的錢回國。

同時這些華人的消費,則是儘可能的在華人商店中消費,最大程度上避免資本外流。

中國此時是一個走上精細化管理的國家,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比得上中國這樣精細化的對各個領域進行管理。

總的來說,中華帝國政府就是在不斷的開源,不過在節流上則力度沒那麼大,能省的地方自然是能省則省,但很多地方是不能省的。

例如工程建設和教育經費,工程建設是為了帶動就業,因此基本上不省錢,教育是為了提高國民素質,也不省這筆錢。

對於官員的福利方面,帝國政府也比較重視,走的是高薪養廉的政策,官員的福利是比較好的,這方面也不能省。官員要想享受這樣的福利,得能做事,做不了事就滾蛋。

帝國政府從越南把法國殖民政府趕走,實際上是在為中國資本擴大市場,讓中國資本能夠進入越南,也屬於一種開源。

大資本家們強大了,國家也就有稅收。

同時在越南,由於是帝國政府說得算了,大量的小商人湧入越南,開始在各個領域進行經營。

不管是大商人還是小商人,都有肉吃。

而華東集團吃的是大頭,接下來就是中盛集團和華盛集團兩大民族資本,而其他民族資本則排在其後。

這些小商人透過在海外的經營,未來極為容易成長為中產階級,成為國家的主要支柱。

讓更多的國民成為中產階級,這可以讓國家的內需更為強大。

……

在俄國,中俄聯軍推進到伏爾加河一線,以及伏爾加河下游的高加索地區就不再向前推進,而蘇維埃紅軍的戰鬥力不強,又不敢在這種中俄聯軍不深入腹地的情況下作戰,因此伏爾加河一線的戰線很穩。

中俄聯軍即不向前推進,蘇維埃紅軍也不敢貿然反攻。

雙方重新進行了軍事對峙,而新俄國在後面的人民工作做得還算不錯,在蘿蔔加大棒的政策下,初步挽回了伏爾加河以東的俄國人民的民心。

尼古拉二世的轉變,讓俄國人民回心轉意,而那些頑固的無產**份子則被尼古拉二世發動的白色恐怖給清洗掉了,從肉體上將這些份子抹除。

民心的轉變,使得中俄聯軍的後方轉向穩定。

在穩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