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移民,同時移民局也安排公民向澳大利亞移民,雖然加入澳大利亞國籍,但卻有澳大利亞華夏會的照顧。
中華帝國此時試圖用人口占領澳大利亞,因為澳大利亞的白人目前也就只有八百多萬, 而且還放寬了對中國華人的移民限制。
政策一放鬆,中國就開始不斷的向澳大利亞移民,此時澳大利亞的華人數量突破達到了一百萬大關。
佔澳大利亞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澳大利亞華人高度團結在華夏會周圍,澳大利亞華夏利用一百萬華人在澳大利亞組成的人脈,以及帝國提供的先進農業、工業技術,開始在澳大利亞快速擴張。
澳大利亞華夏會內部吸收了各地華人領袖,然後透過這些華人領袖來完成各地華人的行動統一。
這些澳大利亞華人雖然加入了澳大利亞國籍,但心中真正承認的是祖國,他們永遠都是中國人,因為他們就是帝國移民過來的。
他們來到澳大利亞的任務,就是佔領這片大陸。
在澳大利亞的華人開始經營農場,以滿足國內對皮毛的需求,特別是羊毛。
同時澳大利亞華人在華東政府的礦山工作,並且在澳大利亞各地經營商店,這些商人主要出售中國商品。
這些中國商品的進口稅極低,而且澳大利亞的工業很不發達,加上英國受戰爭影響而對外出口大受影響,幾乎停頓,所以此時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工業商品都是中國商品。
這些華人開設的商店不僅有一百萬華人的支援,澳大利亞的白人也有光顧華人商店的,加上帝國透過華夏會的運作,在商品的批發價格上給了澳大利亞華人優惠價格,因此同樣的商品,總是華人商店的更便宜。
每當華人進入某個行業的時候,澳大利亞華夏會總是想辦法幫助其取得競爭優勢,也許普通的華人沒什麼文化,不懂太多的經營道理,但卻有專業人士給他們提供意見,並傳授給他們管理之道,以及想辦法利用華夏會的資源,幫助他們競爭。
例如一群華人到了一個新的城市去謀生,那麼這個新的城市沒有華人商店,那麼華夏會就會組織華人去開設商店,從中國來的華人到了一個地區,優先光顧的就是華人的商店。
不同的地區的華人,都會推舉出一名代表作為領袖,能夠成為代表的無一不是在當地華人群體中擁有較高威望的華人。
這些華人透過華夏會給與的便利,又使得當地華人聽從指揮,進行統一行動。
如果不願意遵守共同的規則,就無法得到華夏會的幫助,在這異國他鄉,最要緊的就是抱團生存,因此都會聽從華夏會的統一指揮,澳大利亞華夏會則扶持華人在澳大利亞的商業競爭中取得勝利。
同時華夏會也會給每個華人發放中國公民享有的福利,子女上學、看病就醫都是以華夏會的名義出的錢,實際上是由帝國撥款。
在澳大利亞的華人因此高度抱團,而且還成立了黑社會組織,與澳大利亞的黑社會火拼不斷。
澳大利亞的白人黑社會當初經常敲詐華人,當時在華夏會還未成立的時候,澳大利亞華人就用祖國提供的軍火以及退伍兵組建了黑社會組織。
同時澳大利亞華人隨著來到澳大利亞的時間久了,也成立了專門的律師所,為每一個華人免費打官司。
黑幫火拼之後,有華人被警察逮捕了,由律師前去保釋。
澳大利亞的黑幫組織根本抵擋不住華人黑幫組織,每次火拼多以華人黑幫獲勝,華人黑幫組織很快就透過同胞提供的群眾基礎,以及素質過硬的火拼人員,和律師團等智囊的協同作戰下,佔領了大部分的黑幫地盤。
澳大利亞的黑幫組織不得不和華人黑幫組織簽訂了協議,以儲存殘存的地盤,簽訂協議之後,這些黑幫組織再也不敢胡亂欺負華人。
澳大利亞的有些官員十分排華,只是礙於英國對中國的妥協,澳大利亞才放寬了對華人的政策。
這些排華情緒極高的官員也收到了恐嚇信,有的甚至莫名其妙的在意外中死亡,或者離奇死在家中。
在日常生活中,華人黑幫卻是極守規矩,在佔領的地盤裡並不收取保護費也不敲詐,反而在積極改善與當地白人的關係,充當地下警察保護當地白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因此迅速獲得了澳大利亞各地白人民眾的支援。
很多澳大利亞白人在遇到用官司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就會找上華人黑幫組織,華人黑幫組織會派遣人員調查情況,如果確實是合情合理的,那麼華人黑幫組織就會派人幫起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