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0部分

1935年,希特勒在取得了合法**權之後,興登堡在這一年也掛了,這讓希特勒失去了最後的阻礙。

在這樣的情況下,希特勒公然撕毀了凡爾賽條約,將德國陸軍從十萬擴充到了三十萬。

英法兩國的反應十分敏感,紛紛反對德國的行為。

不過這一時期的美國卻是對德國的態度曖昧,因為小鬍子希特勒和美國走得很近,美國許諾德國,只要與美國保持共同戰線對付第三世界聯盟,美國允許德國一定程度的擴張行為。

美國不反對德國撕毀凡爾賽條約是因為德國邊上就是已經加入了第三世界聯盟的波蘭,德國如果也倒向第三世界聯盟,那麼歐洲也就完蛋了,非洲也就不復保留,屆時美國將徹底陷入第三世界聯盟的包圍之中。

讓德國的軍事力量一直空虛也不是個辦法,只有讓德國強壯起來,才能為美國抵禦第三世界聯盟的擴張。

美國的態度很快也被英國所認同,美國和英國都想禍水東引,讓德國去對付第三世界聯盟。

希特勒也表現出了一些仇華情緒,然而不為人知的是,中德之間卻保持著很頻繁的政治聯絡。

同時中華帝國還在給德國偷偷輸入一些軍用技術,甚至是把13式戰車的圖紙都給了德國人。

希特勒的仇華情緒自然是裝出來的,為了取得美國的支援而已,希特勒未來必然要回過頭去對付法國,而這又是美國所不允許的。

但夏鈞也知道,中德在未來極有可能是要打上一場的。

此時希特勒的仇華情緒,未必不會變成真的。

但為了挑起白種人世界的戰爭,夏鈞目前還是支援德國的。

……

1936年,中華帝國的經濟恢復到了年6500億亞於,雖然相差繁榮時期還要少1000億亞元,但創造的東西實際上卻是更多。

到了這一年,中華帝國的人口分佈情況開始呈現出較為平均的狀態,沿海居民總量開始下降。

中部、西部、北部、西南部、西北部的基礎設施迅速發展,其中以中部和西南部的發展速度最快。

如四川在1936年,經濟發展已經不比沿海省份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