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損大英帝國在中國的利益,然而看當前這個形勢,英國已經意識到自己押錯寶了,華東自治政府的實力明顯強過袁世凱的中央政府。
不過袁世凱表面上依舊能使華東自治政府臣服,這是英國當前感覺最為樂觀的一面,因此依舊妄圖打壓華東自治政府。
這次談判上,華東自治政府並不是太認真,談判桌上英國方面能明顯看得出來。
日本政府則很急,因為華東海軍的騷擾,日本的海運再這麼下去,就快要陷入癱瘓了,對於島國來說的日本,難以承受這樣的局面。
“道歉,沒有可能,我們大日本帝國不會道歉。”日本談判代表十分強硬,然而接著卻話鋒一轉:“我們日本政府可以賠償你們商船損失,你們再不停止攻擊我大日本帝國航船,我大日本帝國將派遣陸軍踏平你們華東自治三省。”
“日本如果要對我們宣戰的話,我們一樣奉陪。”負責談判的朱曉誠一拍桌子怒道。
“道歉沒有可能。”
……
日本政府顯然不願意道歉,但他們出於此時局勢所迫,卻同意了賠償。
雙方僵持不下,最後英國提議,日本可以不公開道歉,但雙倍賠償華東商船的損失,經過計算,被日本擊沉的華東商船作價兩百萬元,船上貨物作價一百二十萬元,朱曉誠說上面運了一批從歐洲進口的貴重商品。
並且拿出了詳細清單,英國就這清單查了一下,近期的確有一艘華東遠洋公司的商船在英國進購了這批貨物。
這些高檔商品是華東百貨公司要的,華東百貨公司並非全買國貨,很多高檔商品在國內還沒辦法生產,那自然是需要進口了,不過華東百貨會標註商品出產國,這類貨物在華東百貨商場中並不是太多,相比本國商品來說很少。
實際上那艘被擊沉的商船上面運的是從澳大利亞運來的鐵礦石,其價格不到一萬元。
再加上商船上的二十名遇難中國船員,每人賠償一萬元,就是二十萬元。
總價加起來,就是三百四十萬元。
如果雙倍賠償的話,就是六百八十萬元。
對於這個賠償數目,日本政府堅決表示不能接受。
然而時間不允許日本政府再拖延了,這個年代的日本國力遠沒有那麼強,日本商船數量也不是太多。
不過很快,英國人發現這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