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5部分

階級當前有的用土地換取農墾公司股份,有的不適合機耕的則自己發展經濟作物,雖然稅收有,但總不會讓他們虧本,碰上行情不好的時候同樣有給他們提供補貼,加上華東政府的威望越來越高,百姓對華東政府有了一個充分的認識後,政府與地主之間的矛盾已經消除了。

增加個人所得稅之後,可能促成的矛盾將是政府與高收入群體的矛盾,簡而言之就是與資本家的矛盾。

對高收入群體收更高的個人所得稅,這並不會影響工業的發展,就像一個家企業,如果他把盈利都投入到發展之中,那自然不用被收稅,如果是分紅的話,那就收分紅一部分的錢,如果是賣股票,那也就是收賣股票的錢。

而企業的發展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很多中國商人有種不好的習慣,那就是賺了錢就開始買豪宅、豪車、奢侈品,把錢都拿去揮霍了,不把錢用在辦企業上。

個人所得稅收得高一點,反而能抑制這樣的現象,同時能使社會財富分配更加合理。

夏鈞叫來稅務部部長朱澄嘉,和他商量增加個人所得稅的問題。

朱澄嘉主管稅務,對這方面的看法是很重要的,朱澄嘉聽完夏鈞的意向,對夏鈞說道:“校長,增加高收入群體的個人所得稅,重點是在於溝通。我們華東政府上下貪汙不腐敗,收了錢都是用在該用的地方上,只要是品德沒有問題的民族資本家,都是不會反對的。而且現在也沒有哪個大資本家敢反對,主要還是那些小資本家。”

朱澄嘉的觀點的確是一針見血,那些主要的大資本家年年有大筆的捐款,多收一點稅的確沒問題,而且這些大資本家絕大多數都是支援的。

“那你去整理個章程出來。”夏鈞對朱澄嘉說道,今年增加高收入群體的個人所得稅是必然需要上馬的。

特別是當前夏鈞選擇的這種在某一行業培養幾家大企業相互競爭的局面,資本家的盈利將非常巨大。

就以華東集團來說,當前一年盈利幾十億,著實是中國第一巨無霸。但華東集團在很多行業是沒有涉及的,下面的兩個巨無霸也就是中盛、華盛兩大集團。

這三個集團還好,華東集團是夏鈞自己的,錢都用在發展之中。劉錦山的華盛集團自律性比較好,這個也不需要夏鈞去操心。中盛集團則是老丈人李世霖開的,算是一家人,自然是統一政策。

中盛、華盛集團被當前國人稱之為華東集團的左右護法,這三大集團佔據了製造業經濟總量的80,而在總體經濟上佔據了45左右的份額,實際上就是一種壟斷了。

但這並非是政策上的壟斷,而是技術上的壟斷,同時三家之間在一些領域也有競爭,這就是即壟斷也競爭。

在這樣的模式下,財富過度集中是個問題,因此夏鈞扶持的都是可信任的企業。

關靠信任是不夠的,還得有稅收來使財富分配更加合理。

而且夏鈞扶持起來的企業不可能把整個國家的經濟都壟斷了,這更需要用稅收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

中日戰爭之後,中國出現了民族空前團結的現象,而這時候提高稅收正是時候。

第二天,夏鈞在實業傢俱樂部的集會中提出了增收個人所得稅和徵收遺產稅的問題,在場商人無人反對。

這些能進入實業傢俱樂部的商人,首先都是夏鈞提供技術扶持起來的,在品德上都是不錯的商人,這才得到了夏鈞的扶持。

他們對夏鈞提出的增收個人所得稅和遺產稅的問題看得很淡,畢竟現在他們的錢已經足夠很舒適的過日子了,再多的錢不過是一堆的數字了。

加入實業傢俱樂部以來,他們更多的是跟著夏鈞打市場,同時俱樂部內本身就是充斥著各種報國思想的,耳濡目染之下也就被同化了。

在這些大商看來,留給子孫多少錢已經不重要了,畢竟現在政府在大搞社會福利,一分錢不留給子孫後代,也能讓後代過得很好。

而且夏鈞還在大談封建迷信,和這些商人宣揚人有來世,因此這些商人對建設社會很上心。

黃白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腿一蹬,嗝屁輪迴了之後,和上輩子就沒有任何關係了,如果想讓下輩子過得好,自然是積極幫助政府把社會制度完善起來,讓每個中國公民出生後都能享受到良好的福利,以及平等的受教育機會等等。

西方人信仰基督,認為人有輪迴來生,這也是為什麼西方的許多商人那麼注重慈善的原因。

中國此時剛走出封建社會,對輪迴方面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