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佬果然慫了。”夏鈞笑道,“中日朝鮮戰爭已經可以準備了。”
“日本在朝鮮經營多年,建有堅固的軍事工事,恐怕這是一次硬仗啊”閻錫山十分擔憂,“而且日本現在有美國的支援,更不好對付了。”
“無妨,只要打得謹慎一些,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夏鈞絲毫不擔心這一問題。
日本有日本的優勢,中國同樣有中國的優勢。
此時中國的軍事技術研發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地步,因為中國在研究軍事技術上有明確的方向,基本上不走彎路。
日本再怎麼準備,最多隻能躲在工事裡。
離開了這些防禦工事屁都不是,而且夏鈞並非是沒有辦法對付這些防禦工事。
歷史證明,戰爭隨著科技的發展,戰爭的方式依舊會回到運動戰的軌跡,而隨著尖端科技的不斷發展,戰爭的方式又有所演變。
中日朝鮮戰爭,是夏鈞在一兩年內就要發動的戰爭。
中國軍隊,在全面戰爭爆發前,必須有足夠的戰爭來磨礪,日本就是中國陸海空三軍的磨刀石。
當中國與英國簽訂了《中英勢力範圍協議》後,中國開始進入了更為緊張的備戰之中。
1919年,中國的陸軍兵力已經增加到了260萬了。
而且中國的陸軍還在繼續擴軍,預計年底再徵召40萬兵力,使陸軍總兵力達到300萬。
而東北軍區,在年底,最多可以徵調80萬的兵力,不過新兵較多。
夏鈞知道,不經歷戰爭的洗禮,這些部隊是無法成長的。同時發動這次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增強中國陸軍的信心。
————————
第一更到
第一卷 341章 特拉斯線圈,免費能源
341章 特拉斯線圈,免費能源
日本也在瘋狂的擴軍之中,此時日本陸軍已經擴軍到三百萬了,比中國的擴軍速度還要快。
要知道日本此時的人口只有四千萬,還不到中國的十分之一,卻拉起了比中國還要龐大的陸軍。
但日本的經濟運轉情況還算可以,這主要是來自英美的支援。
英美兩國給日本提供了大量的物力和財力的支援,就是為了讓日本能夠在朝鮮挫敗中國的進攻。
基本上日本等於是十個人口當中就有差不多一個人去參軍,整個國家已經完全軍國化了。
而中國此時雖然也開始走軍國化路線,但參軍人口所佔總人口的比例遠沒有這麼大。
看到這個資料比例,中華帝國政府高層無不偷笑。
中國的軍事發展,使得日本必須走上這樣一條瘋狂的擴軍路線。
如果日本按照中國的軍事人口比例,那麼日本只能拉起三十萬的陸軍,三十萬的陸軍能頂個屁用。
日本人此時正在瘋狂的生育,而中國也在瘋狂的生育。
人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人口若是拼不上去,那麼這個國家註定也只是一個小國,然而小國本身也就養不了多少人口。
這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
而中國畢竟在古代就是一個大國,而且是世界上強大的國家,擁有世界上最絢爛的文明,這使得中國有了如今的四億五千萬人口。
中日之間的備戰,已經受世界關注了。
中國東北軍區從1919年9月開始,就進入了緊張的戰備狀態,華北軍區以後20萬兵力調往東北軍區,而華東軍軍區也向東北軍區調集了15萬兵力。
加上東北軍區之前的50萬兵力,整個東北軍區的兵力已經達到了85萬,而且兵力還在不斷往東北軍區調集。
到年底,預計可以往東北軍區集結上百萬的兵力。
而香港的迴歸,也讓中國國民歡慶了一陣,香港的迴歸意味著中國此時已經徹底統一了。
中國的原有版圖,已經徹底完整。
在完整了原有版圖的前提下,中國還開拓了很多新的版圖。
這些版圖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謀奪的。
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大的受益者是誰,如果從資本上來說,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國,其次就是中國。
但從版圖擴張上來說,最大的受益者則是中國。
而協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瓜分了德國的殖民地,但德國的殖民地本身也不是太多。
因此,沒有哪個國家在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