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所產生的怪誕局面。
不過能產生這樣的政治局面,也很強大的自制力有關,華東政府在之前表現出了非常強大的內部鬥爭自制力。
但華東政府在內部鬥爭的手段上卻是非常高明,長期以軍事、經濟、文化上的優勢,用地方政府的身份對中央政府進行逐步蠶食。
總統和總理都被調虎離山,回國之後發現北洋政府已經只剩下一個空殼子了,華東政府對北洋政府的蠶食已經到了最後的階段。
北洋的解體與否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政體已經完全沒有了繼續存在下去的意義。
這也是促成最終解體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段祺瑞等北洋高層,為人還是比較正派的,做事也是有一些原則的,雖然也有野心,但陰險的手段卻不是那麼多。
但在明知不可為的情況下,他們不會再去強求了,直接鬆手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這也直接的促成了北洋政府的最終解體。
世界各國都對中國北洋政府的解體做出了評估,認為中國即將進入一個大統一的時期,並且華東政府做為新的中央政府,本身的威望就非常高,而且有足夠的經濟、軍事、政治能力來維持華東政府的統治。
世界各國分析人士對華東政府的主政還是很有信心的,認為這是一個將長期存在的政府。
而中國也將乘歐戰期間而崛起。
事實上已經崛起了,但以前政治上依舊處於不統一狀態,整個國家並未完成真正的統一,只能說是部分的崛起。
而中國未來也將進入一個穩定發展時期,整個國家將躋身於世界大國的行列之中。
至少從經濟上來說是這樣的,此時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之快,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中國所掌握的農業技術,讓中國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上大殺四方,基本上無人能擋,就當憑經濟總量來說,華東政府的農業產值就已經非常高了。
而在工業上,華東政府的優勢產業也很多,雖然很多還無法做到出口的程度,那並非是因為產業若後,只是產能不足。
中國的工業體系已經發展得比較完善了,基本上從機床到戰列艦都能造了,而且很多小型的優勢產業看上去不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