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4部分

,此時的中國不僅在協約國和同盟國雙方的軍火貿易中屬於最受歡迎的軍火出產國,在那些落後國家那裡,同樣擁有強大的軍火市場競爭力。

而且中國的軍事體系在那些落後國家當中極有市場,不少國家希望能夠從中國聘請軍官對軍隊進行訓練,裝備上同樣一律採用中式配置。

中國的軍火的優勢性之一就是可貴可便宜,兩者都有貨,當然一分錢一分貨,越貴的作戰效能越好。

在諸多的優勢之下,得到中國援助的落後國家一般是不會跳出中國陣營而倒向國際資本陣營的。

這些國家在得到中國的援助後會產生極大的依賴性,光光是農業技術就能讓這些國家的脖子卡住。

同樣也是農業技術,可以讓一個剛獨立的殖民國家迅速站穩腳跟,人民吃飽了肚子,那麼也就能接受新政權的統治了。

在中國透過援助之後,逐漸掌控這一國家之後,中國將會對這些國家的資源進行開採,從而讓這些國家的經濟得到發展,雖然是賣資源產生的經濟,但他們還是有錢的,而且等中國發展到一定程度,勞動成本增增加的時候,這些國家可以給中國代工,經濟又可以發展上去。

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上去後,可以被中國民族資本家輕易賺走。

在控制了這些國家的經濟,以及向這些國家的各個領域進行滲透之後,中國可以開始向這些國家推廣中國文化。

既然世界上的主要發達地區都已經被國際資本滲透或向國際資本妥協,那麼中國完全可以另開門戶,同時也只能另開門戶。

這與德國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道路相似,德國人並不是擅長去追逐市場,而是擅長開闢新的市場。

此時中國已經有了自己的遠洋貿易基礎,商船噸位已經躍居世界第二,完全有能力向之前的德國那樣開闢新市場。

成立華夏會只是一個開始

華夏會要想牢牢的在外部擴張中控制住一個國家,那麼規章制度必須有一個完善。最重要的就是對其他國家的社會精英進行吸納,這樣可以為中國民族資本家在那些國家的活動提供便利,也能夠透過這些精英控制他們的國家。

控制他們的社會精英,則需要給與這些人一定的利益,這點小利益並不算什麼,但給利益的同時也要對他們產生一定的約束性。

……

北洋政府解體很快就近半個月了,這半個月裡中國正在進行秋收,華東政府在逐漸統一的輿論之下依舊沒有做出任何官方就成立新中央政府的回應。

但中國的局勢卻是快速的穩定了下來,因為華東政府對北洋政府的收編開始了,北洋政府一倒臺,意味著他們的行政體系也徹底的土崩瓦解。

華東政府陸續派遣了行政人員接管了北洋官員的地方行政,這些地方行政被華東政府掌控之後,北洋政府在行政上已經徹底沒有了,當然他們的政府也沒有了。

同時還有一些北洋政府的地方行政人員則是直接被華東政府給收編了,這些被直接收編的行政人員都是屬於那種比較清廉執政的官員。

華東政府長期以來對北洋政府進行了嚴密的滲透和考察,對於北洋政府委任的地方官員,超過三個月的行政時間就會對其進行考察。

這些官員是好是挫,是清官還是貪官,都是有記錄在案的。

相比那些被收編的官員,北洋政府的大部分官員都被華東政府給砍了,發給了一些遣散費,讓他們回家抱孩子。

對北洋軍的收編方面進展得則很順利,北洋軍願意接受收編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遣散條件高,第二個就是華東軍的待遇高。

不管是被收編還是遣散,都不吃虧。

因此華東政府對北洋軍的收編,是得到北洋軍普通士兵的熱烈支援的,就是直前就有很多北洋軍渴望被收編。

華東軍的待遇好得一塌糊塗,吃得好穿得好,裝備又先進,軍餉拿得也高。

華東政府願意收編十五萬北洋軍已經很給面子了,因為華東陸軍的職業軍也僅僅六十萬人,其他的則是義務兵,只下發零用錢和負責吃穿住的。

收編了這些北洋軍之後,職業軍人數量上升到了七十五萬。

而讓北洋軍的那些普通士兵去當義務兵也不太靠譜,畢竟這些士兵是要養家餬口的,不像華東軍計程車兵家裡不僅脫離了溫飽,而且一定程度上富裕起來了。

雖然華東政府當前逐漸完全控制了整個中國,整個中國的人民都開始迅速脫離溫飽,但終究家裡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