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5部分

,夏鈞也就回杭州去了。

同時華東海軍開始向南方集結,為進攻臺灣做準備,至於國戰軍,一部分被秘密往南抽調,大部分則開始向東北開赴。

國戰軍的開赴顯得很秘密,但還是故意的‘無意’洩漏了軍事行動,很快各國記者都知道了中國軍隊意圖進攻朝鮮的計劃。

這個作戰計劃本身就很符合實際,畢竟中國在山東戰場上勝利了,那麼乘勝追擊進攻朝鮮,把這個日本佔領的藩國收回,這也是有道理的,不說藩國什麼的,就是旅順還在日本手裡呢

英、法、俄得知這一訊息,都集體向華東政府發出了照會,要求調停戰爭,他們的理由是亞洲的戰爭已經妨礙了歐洲戰爭的進行。

但這些照會全被外交部丟進了碎紙機裡。

夏鈞回杭州當天,火車站圍滿了人群,民眾都在歡呼英雄的迴歸,在華東各省民眾看來,這場戰爭勝利的主要功勞還是委員長的。而在軍隊中,士兵同樣認為這場勝利是委員長奠定的。

而華東軍的高層同樣認為,這場戰爭的勝利全是委員長的原因,只是各方看的角度不同,理由也不同。

民眾只是一味的認為,沒有想得那麼複雜。士兵則是慣性的認為,這場戰爭是委員長指揮的。

華東軍的高層則是認為,雖然大部分是他們指揮和出謀劃策,但軍隊卻是委員長建設起來的,不論是陸軍、空軍,還是自主性更高的海軍,都是這樣認為的。委員長不僅制定了正確的軍隊發展路線,而且在新式武器的使用戰術、戰略方面都是他制定的。

就如陸軍來說,幾乎整個陸軍的框架都是夏鈞帶頭建立的,長期的努力才建立了一支紀律嚴明、指揮高效、作戰技術強的軍隊。加上各種優勢的裝備,以及參謀部體系,就是一頭豬來指揮戰爭都能贏,因為參謀人員不是豬。

光指揮上來說,不能單說是誰的功勞,但就打贏這場戰爭來說,誰的功勞比夏鈞來得大?

面對民眾的歡呼,夏鈞坦然接受,然後乘坐著防彈裝甲車回家抱老婆孩子去了。

他去山東也就是十幾天,而夏鈞回來這天正好是元旦,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