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部分

是自己的思考心得。秦孝公最感興趣的是嬴駟自己的心得手記,將那幾篇文章反覆看了五六遍。其中有一篇的題目是《治秦三思》,秦孝公拿著它竟是手不釋卷的琢磨。已經是紅日臨窗了,黑伯進來收拾燭臺,秦孝公方才放下竹簡想睡一會兒,但一閉上眼睛,眼前就浮現出破舊發黴的竹簡和那耐人尋味的篇章:

商君之後,治秦不易。法度已立,邦國富強,秦風大變,公戰大興。

然則國有三虛,不可不思。一曰法制根基未堅,二曰復辟根基未除,三曰多有窮鄉僻壤,財貨實力不足以養戰。治秦之途,首在固法強本,次在除惡務盡,三在墾發窮困以長財貨。有此三綱,秦國當立於不敗,可放手與東方周旋。治國安邦,慎之慎之……

秦孝公感到了一絲寬慰,緊繃的心絃略微放鬆。作為國君,他只有這一個兒子,而對這個唯一的兒子,他卻實在把握不準。在嬴駟獨自磨練的時期,他曾經閃現過一個念頭,趕快將玄奇找回來大婚,再生一個兒子繼承大業。可幾次到陳倉河谷,那個小莊園都塵封無人,派人打探,方知老墨子高年臥病,所有骨幹弟子都聚集在神農大山,整理老墨子的一生言行和未成形的論著。孝公對墨家很是瞭解,也知道老墨子行事神秘,統轄墨家的方法歷來是一人獨斷。在墨家這種行動性團體來說,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它確保了老墨子的絕對權威和墨家子弟在行動中的高度一致,這是其他任何學派都不能望其項背的。

但是,這也帶來了其他學派所沒有的許多麻煩。最大的麻煩,就是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