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法德和法意邊境修築了一條全長約為700公里的防線。這條防線幾乎集結了法國所有的先進科技、人力和物力,使得它成為了一條號稱“攻不破”的防線。防線裡的炮兵甚至可以在三米厚的水泥工事裡執行上級發射炮彈的命令,堪稱一道最安全的防線。
但是這樣的防線並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因為德軍並沒有從正面對其突破。而是突襲比利時,翻越阿登山區,直接插到馬其諾防線的背後兵臨巴黎城下。僅僅只用了六週的時間,法國的軍事力量就分崩離析,法國也跟著投降。馬其諾防線這樣一個龐大、先進而又史無前例的防禦工事居然不廢一槍一炮就落到了德軍的手中。
如今我所面臨的情況,似乎也跟史上的馬其諾防線差不多,所以龐師長和蔡政委在仔細研究後,最終還是同意了我的這個作戰方案。
誠然,我的這個方案還是有很大的風險的。因為我們突入敵人防線的坦克部隊和538團一旦不能迅速結束戰鬥拿下敵人陣地的話,那我們實際上就是在敵人的包圍圈中,其結局輕則傷亡慘重,重則全軍覆沒。
但正所謂富貴險中求,要想取得巨大的成功,就必然要冒更大的風險。所以得到了龐師長的同意後,我就利用所剩不多的時間全身心地投入到際將來到的這場戰爭的演習之中。
演習的內容其實很簡單,主要是兩項內容,一是步兵與坦克協同前進,步兵能否在坦克的掩護下迅速穿插到指定位置,並在敵人還沒有做出反應之前迅速朝他們薄弱的後面攻下預定目標是這場戰役能否取勝的關鍵。從上一回馬良山步坦協同的效果的來看,這一點也是一個大問題。作戰時是在夜晚,坦克手在轟響的坦克內很難兼顧到身後步兵的速度,常常會丟下步兵獨自前進而沒有查覺。
二是步兵與坦克的協同作戰。但我軍穿插進敵軍陣地後方後,面臨的戰局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一方面要擋住敵人援軍的進攻,敵人的援軍裡一般還會有坦克,如果沒坦克的話那就只有給我們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