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在這樣的事並沒有發生……
只聽“轟轟……”的幾聲,在我們前方几百米遠的白色濃霧中突然就冒出了幾團火球。
這裡果然就是主峰,見此我不由一陣狂喜,趕忙舉起望遠鏡藉著燃燒彈的火光觀察。可是這一看之下不由一驚,這個主峰就像是個單獨的高地一樣在連線處有個往下凹的地帶,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要攻上去的話,必須要往下運動一段距離接著再往主峰上衝。
更可怕的是這主峰上竟然有碉堡工事,而且似乎還不少,這些碉堡完全可以在我們衝鋒的過程中大量的殺傷我軍。真搞不明白越鬼子是怎麼把那些構建碉堡的材料運上來了的
“營長”這時通訊兵又把話筒遞了上來。
參謀長在話筒裡焦急的問道:“怎麼樣?位置對了沒有?”
我心不在焉的回答道:“對是對了可是這個主峰……”
“那就沒問題了”參謀長長舒了一口氣,頓了下就說道:“八點三十分整,我給你們提供十五分鐘的炮火準備,炮火延伸的時候馬上發起衝鋒用最快的速度把扣馬山奪下來”
“是”我無奈的應了聲,這時候我已沒得選擇了,打得下來要打,打不下來也要打
看了看手錶,離八點三十分還有二十分鐘,照想是炮兵也需要時間,所以我們還有點時間做準備。
不過似乎有時間也沒什麼用,對於面前的這種工事我很清楚,我軍這幾天至少已往扣馬山主峰傾瀉了數千發炮彈了,這些炮彈早已來來回回的把面前這個“小高地”給犁了幾遍,但是那些碉堡工事還是可以在這種情況下“生存”下來,就足以知道我軍的炮彈對它們起不了作用。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在上甘嶺的時候,美國佬也是在正斜面構築了幾米厚的碉堡硬抗我軍炮火。這些碉堡不用多,只要幾個就夠了。但它數量雖小作用卻很大,因為它可以配合山頂陣地的人大量殺傷衝鋒的敵軍,越軍的目的顯然也是這個。
怎麼打?我在腦袋裡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如果按常規方法進攻的話,我們必須在越軍碉堡的槍口下先往下運動再往上衝,那無疑惑會遭受到巨大的傷亡,到時就算我們能衝得上去把那幾個碉堡炸掉,只怕也沒有足夠的兵務對付反斜面上的越軍了。
這時我似乎有些明白了找到主峰的戰士,為什麼會還沒來得及看清地形就被稀裡糊塗的打下了。
避開這些碉堡迂迴到主峰的反斜面嗎?
我再次舉起了望遠鏡對準了燃燒著的高地,隨即看到的情況讓我很快就打消了這個想法,因為這主峰的兩側是幾十米高的峭壁,根本就無法迂越。
我也想過也許可以繞一個大圈子進攻越軍的反斜面,但很快又放棄了這個想法。如果越軍反斜面也有這樣的碉堡呢?如果反斜面也一樣難打呢?在這一面我們至少還有炮火支援,到了那一面我們就什麼都沒有了更何況,我們現在似乎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冒著迷路和被阻擊的危險繞一個大圈子。
我不由嘆了一口氣,難道真的說就只有強攻了麼?
我放下了望遠鏡對著主峰發呆,這時的我本該利用這二十分鐘的時間分配下各連的戰鬥任傷,但是我現在卻什麼也沒有做,因為我覺得任何分配和安排在這種地形上都是徒勞的,我們似乎只有把自己的生命一個個的往前頂……
主峰與我們所在的叢林有些不同,我們這裡至少還有幾棵樹隱身,但主峰上面朝著我們的一面已經到處都是焦土,光禿禿的只有幾個碉堡在上面顯得分外的刺眼。
這似乎也不奇怪,幾天來我軍的炮火總是一個勁的朝著這主峰炸,就算原本是一片密林現在也會變成這樣了。
這時我注意到了主峰左側一道大慨只有幾米寬的草帶,這條草帶一直由我們所在的叢林延伸至主峰,然後穿過兩個碉堡之間的封鎖區到半山,接著斷斷續續怕拐了一個“Z”字形彎再往上走。這種草在越南很常見,好像是叫芭茅草,足有一人多高。當然,這時的它們也被炮彈給炸得東倒西歪不成樣子。
它們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為別處都是一片焦土,卻唯獨只有這道草叢還保留著一點灰綠。
經過了這麼多次的轟炸意味著什麼呢?我很快就意識到這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條草帶是我軍炮火轟炸的死角。
可以想像,這主峰上的樹木也許早就被越軍給砍光了,這裡原本應該長滿了芭茅草。現在被我軍的炮火來來回回的轟了幾遍,能被炮彈炸到的地方芭茅草都被連根拔起,而炮彈炸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