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恰逢星期日,遊人如雲,熙熙攘攘,擁擠不堪。中國政府特地派出了100名警衛人員,以包圍圈式的護衛,使八佰伴23人訪華團得以順利地遊覽了長城。
依山而建、隨山形蜿蜒的長城,其非凡的氣度、巍峨的造型,給日本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感受最深的大概要數和田加津最高顧問了。年老體衰的“阿信”,是被中國警衛人員連人帶輪椅一起抬上去的,感動得她喜淚漣漣!
北京的農貿市場給和田一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為蔬菜店經營者的後代,加之早年以此為主業,對蔬菜的關心已是和田一夫根深蒂固的職業敏感,每到一個國家,他都先到菜場再到百貨店去看一看。
北京的農貿市場,擺滿了新鮮的優質蔬菜。頂頭帶花、身上帶刺的新鮮細長黃瓜堆積如山,紅豔盈盈欲滴的西紅柿逗人喜愛,還有蔥綠潔白一體的小蔥,青綠逼人、彷彿還帶著露滴的白菜,硬挺、厚實就像從寫生板上走下來的青椒……
和田一夫以一個經營蔬菜出身的商人的眼光,極準確地判斷出了這些蔬菜的新鮮程度,併為之欣喜不已!
和田一夫問菜場小販:“為什麼會種出這麼多新鮮菜呢?”北京的小販伶牙俐齒地答道:“因為在自由市場上,只有時鮮菜才賣得出去,所以就只種時鮮菜。”
和田一夫對那種鮮嫩的細黃瓜特別感興趣,他拿起一根,以專業化的目光仔細審視,仍得出了“極新鮮”的滿意答案,他不由得感慨:“不要說在美國,就是在美食者的天堂香港,也沒有見到這麼漂亮的黃瓜!”
和田一夫想起,他們在紐約開店時,就因為美國的新鮮黃瓜少得可憐,只有一種圓形的胡瓜,無奈,他們只好從日本帶去黃瓜種子,自己去加利福尼亞州定點種植栽培。
以商人務實的觀點來看,生活。尤其是食物,這在哪個國家都是最大的問題。和田一夫在農貿市場巡視了一番,無論是與人們的談話,還是他的親眼目睹,他都得出了自己的答案: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正走向成功!這比任何的政策宣傳更令他信服!
和田一夫自然也去了他所關心的第二個專業——百貨商店。以他這位流通業鉅子的老到目光來看,總的印象不算很好。
他覺得,北京的商店無論是服務態度,還是商品的種類及質量,不要說與境外的商業相比較,就是與後來他到過的廣州相比,都有相當的差距。
說來,這個評價也是相當的準確與客觀。到過北京的中國人,尤其是南方人,都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北京的商品,不但式樣、種類傻大黑粗,不及南方省市的精細,就是服務質量與手段,也不及南方人靈活後於變通、態度好。
就是北京人本身,每逢到南方出差,也熱衷於大包小袋地揹回江浙一帶的羊毛衫及廣東的時髦、新潮的各式物品。
但是此番實地親身感受,就像他當年到巴西、到新加坡開店前的實地考察一樣,給予和田一夫勝於一切雄辯的事實論據!
對於八佰伴國際流通集團的董事長兼總裁和田一夫來說,蔬菜的質量極具親和力。自由市場上頂花帶刺的細長黃瓜等質量上乘的蔬菜水果,比傳媒的宣傳和政府的政策都更具說服力。
它表明:人民的生活正逐漸富裕起來,改革開放政策是正確的、有成效的,它大得人心!
這與中國領導人以“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來判斷改革成敗的觀點不謀而合。英雄所見略同。它說明了真正唯物主義者嚴格按客觀規律辦事的勇氣與遠見卓識!
和田一夫更加堅信他的觀點:21世紀是中國的時代!
和田一夫善於從細小的生活現象、事物的細枝末節去把握事情的發展態勢。老當益壯的和田一夫,對此運用得更加爐火純青了。
在他後來訪問上海時,他的夫人和弟媳(和田晃昌夫人)到蘇州去遊玩。以精緻、富於文化蘊涵的園林建築聞名於世的名城蘇州,與浙江省的省會杭州並稱,諺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蘇州屬江蘇省管轄,離上海不遠。和田一夫的夫人與弟媳婦從上海出發,乘了3個小時的轎車便到達了蘇州。
正是春暖花開的陽春季節,郊外是菜花黃、麥苗青的江南明媚景緻,城內是小橋流水的雅緻姑蘇韻味——“姑蘇人家盡枕河”。和田一夫夫人目光停留在一隊隊童聲稚語、快樂招人的小朋友身上。
這些據說是去春遊踏青的小孩,穿著色彩豔麗、花枝招展,服裝與日本的孩子幾乎沒有差別。和田夫人母性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