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想看看阿拉斯加方面到底會作出什麼樣的反應。
可是,阿拉斯加的反應頗讓人意外,阿拉斯加總統,阿拉斯加國防部、總參謀部、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第5集團軍,凡是參與了這場夏洛特戰役的負責人和作戰單位都沒有任何回應,似乎選擇了無視英國的態度。
而第三天,也就是10月18日,最新一期淘金報、阿拉斯加自由報相繼刊登了一封由英海軍士兵聯名做的記錄,其中清楚的寫明瞭此次夏洛特戰役的原因,是因為英國海軍意欲獨霸赫卡特海峽,在阿拉斯加海軍連續忍讓之後,英國海軍開始驅趕阿拉斯加的漁民,並因為在10月5日向東南漁業公司的漁船隊開炮,擊沉兩艘漁船,造成數十名漁民死傷,而英國海軍拒不交出兇手,最後導致阿拉斯加軍隊向英海軍開炮,並佔領夏洛特皇后群島。
這兩份報紙這次還有一大創新,因為在這份證明書的上面。報紙名稱的下方,出現了一幅巨大的圖片,雖然是黑白的,但圖片上展示的內容卻讓所有人都看得明白,正是英國海軍向阿拉斯加漁船開炮的瞬間,讓人奇怪的是阿拉斯加人是如何留下這幅圖的,這可不像是畫的,看上去除了顏色是黑白的,簡直就是真實的不能再真實了。
10月19日,阿拉斯加方面也沒有解釋這幅圖片的來源,也沒有多說什麼話,只是由淘金報、阿拉斯加自由報頭版頭條刊登了一段阿拉斯加總統葉文德的話:“戰爭之因由,已經一目瞭然,有夏洛特英海軍士兵為證,有留影機圖片為證,有受害的阿拉斯加漁民為證,阿拉斯加軍隊是人民的軍隊,阿拉斯加人民受到了傷害,軍隊因此而發起尋找兇手的戰爭,我們相信,全世界也應該相信。這場戰爭我們是站在正義的一方,如果英國人有不同看法,阿拉斯加人民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英國人想要挑起更大的戰爭,我們阿拉斯加人也絕不畏懼,我們等著貝爾福首相、等著英國人民的回答。”
隨著這段講話的刊出,從10月19日起,一直風平浪靜的東線戰場上,東部前指總指揮葉楓突然親自率領第4集團軍第8師、第9師二萬人登上火車,一直向西,於10月23日抵達西岸的溫哥華,同日,阿拉斯加空軍新成立的四個飛行大隊,一共六十艘飛艇,四十八架蚊式飛機相繼佈署到凱奇坎、魯珀特王子港、夏洛特皇后群島上。
其中甚至有二十艘飛艇,十六架蚊式飛機佈署到了最南部的溫哥華島,就在卑詩省首府維多利亞,維多利亞距離美國華盛頓州隔海相望,不過幾十公里,這些飛艇、飛機佈署到這裡以後,近段時間來頗有點偃旗息鼓味道的美國人也頓時緊張起來了,連忙從國內抽調海陸軍以及飛艇佈署到了西雅圖一帶。
囂張,無以復加的囂張,看看葉文德的講話,話裡話外都是英國人理虧在先,如果英國人發動反擊,阿拉斯加人也不怕,等著英國人的回答,這一句透露出了強大的信心。
而阿拉斯加軍隊的調動。也已經表明了阿拉斯加人的態度,阿拉斯加人已經做好了戰爭的準備,一直坐鎮東部的屠夫葉楓已經來到了西岸,飛艇、飛機加起來超過一百多艘,海軍戰艘超過八十艘,可稱氣勢滔天,這種陣勢一經擺開,全世界又都將目光轉向了倫敦,阿拉斯加的態度已經很明朗了,倒要看看強大的大英帝國到底會做出怎樣的回應。
其實在貝爾福的眼中,戰爭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英國在北太平洋一帶實力本就不強,隨著夏洛特皇后群島的陷落,英國軍隊更是立足之地都沒有了。英國軍隊真要跟阿拉斯加人開戰,便要勞師遠征,從調兵到準備,等他們到了北太平洋,都不知道什麼時候了,再看阿拉斯加人擺開的陣勢。英國需要調動多少軍隊才夠。
問題是連一個立足之地都沒有,如果從美國北部和加拿大東部,直接聯合美軍和加拿大軍隊進攻的話,阿拉斯加在邊境線上集結了將近二十萬大軍,又擁有廣大的縱深空間。而且英國強大的海軍也將沒有用武之地了,就算是陸軍,自然布林戰爭之後,英國陸軍短期之內也根本不可能再組織強大的力量勞師遠征了。那些印度僱傭兵倒是很多,可是其戰鬥力實在讓人無話可說,阿拉斯加人連英、美、加軍隊都打得抱頭鼠竄,那些印度兵去了也只能成為炮灰。
貝爾福現在頗有點騎虎難下了,他想和談,可是阿拉斯加人態度強硬,現在出了夏洛特的事情,英國人做為調停國的資格都沒有了。而是跟美國、加拿大一樣成了一個參戰國,想要和談,如今他們還得指望其他的國家出面作和事佬,可是和英國、美國交好,又有資格作為和事佬的強國幾乎已經沒有了,如果不說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