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4部分

的架勢了。

此刻,奧匈部署在斯普利特地戰艦已經達到40餘艘,其中戰列艦8艘(其中無畏艦三艘)、航母1艘、潛艇6艘(德國援建)、巡洋艦和驅逐艦達20餘艘,其他小型戰艦近三十艘。不過除此之外,他們就再沒有任何援軍了,在裡耶卡那小一成海軍餘部不過由一艘驅逐艦帶領的數艘小型戰艦罷了,如主力撐不住,他們來救也只是送死。

因為奧匈前陸軍部海軍局局長兼海軍總司令,海軍艦隊總司令馮。豪斯元帥在去年亡故,這支海軍由奧匈海軍另一名元帥,不過卻是普魯士德國人的阿爾伯特。威廉。海因裡希親王全權指揮。當然,整個斯普利特可能發生的戰爭將由這個海軍老帥負責指揮。包括陸軍,空軍。

儘管手中兵力已經非常龐大,不過已經64歲的海因裡希元帥經驗豐富,一直以謹慎著稱。這十餘年來,隨著阿拉斯加新生勢力的強勢崛起,阿拉斯加海軍也給了世人太多“驚喜”…………先是無畏級戰列艦,然後是超級戰列艦,再是震驚世界的航母,還有比德國人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潛艇,而且這些武器的第一次亮相幾乎都引起了很大的震驚。

在攻加戰役時只是小試身手,威懾多過實戰,而真正用於全方面海戰卻是在太平洋大海戰中,以一國海軍之力強扛美日兩個海軍大國,還大獲全勝。美日海軍就此被削弱不少,若不是這兩國本身經濟實力比較強,特別是美國,此前又沒有經過歐戰這樣的大戰拖累,還有能力逐步恢復,否則他們只怕經此一戰就會一蹶不振了。

而阿拉斯加海軍這唯一的一次大海戰已經向全世界證明了其海軍武器的強大,雖然德奧等國並沒有與阿拉斯加海軍有過戰鬥,但美日海軍可是經過美西戰爭和日俄戰爭考驗的,阿拉斯加能夠擊敗這兩國海軍聯合,怎能不讓海因裡希慎重再慎重。奧匈海軍若在這一仗中大敗,可就不像美國,他們可能就此真的一蹶不振了。甚至整個歐戰會因為這一次海戰失敗而真正走向不可挽回的地步。

就算不能勝也絕不能敗,而且絕不能讓協約國軍隊登陸成功。

奧匈艦隊旗艦“聯合力量號”戰列艦的司令艙內,海因裡希正凝視著舷窗外一架架起飛的戰機,彷彿在思考著什麼問題。一旁的艦隊參謀長巴爾丁上將看著上司問道:“將軍,您為什麼不讓所有戰機升空?”

海因裡希望了一眼參謀長,讓後又將目光投向窗外:“布拉奇島和赫瓦爾島的機場加起來不是還有108架戰鬥機嗎?讓它們全體起飛,應該足夠了……”

“可是將軍,據布拉奇島上的觀察哨反應,協約國出動的戰機數量也達到120架左右,而我們的戰機效能……”

“戰機效能上的差距是次要的……”海因裡希沒有回頭,依然盯著遠方的斯蒂芬大公號航母道:“關鍵是我們在航母的運用戰術上不甚了了,這一方面全世界沒有任何人可與阿拉斯加人相比……不可否認,透過太平洋海戰已經證明了一點:航母將成為未來海戰的中堅力量。可惜,目前我們還只能把它們當作輔助武器……當然這是因為我們的航母甚至包括英美的航母都還不配做為主戰武器,他們只配為戰列艦提供掩護。只配成為輔助武器,我們的主力還是戰列艦啊!”

其實早在這場戰爭開始的前兩年,航母就已經被各國海軍所重視,不過由於戰爭的日趨激烈,加上數次航母艦載機拙劣的表現,使得很多國家放緩了航母的研製。雖然並沒有停止研究,但似乎不如開始那樣重視了。

自從阿拉斯加航母大敗聯合艦隊後,已經差不多被各國其他戰艦特別是大型戰列艦擠壓了不少空間的的航母研製工程又立即加快了速度,加大了投入,而像阿拉斯加那樣的艦載機的研製更是迫在眉睫。

在航母製造上各國暫時無法達到阿拉斯加的標準,最後選擇了過渡產品,但在艦載機這一項他們卻無法完全使用過渡產品,否則航母最有用的武器達不到標準,那航母的作用也就等同於廢鐵了。

好在他們還是可以選擇,選擇配合航母的使用,犧牲一些效能,來提高起降,速度,升限等方面的效能。

比如奧匈航母裝備的這種“福克E”艦載專用機是由德國人援助專門為斯蒂芬大公號航母基於空軍用福克E改制的。

雖然速度和升限都有較大提升,但那是犧牲航程、即減少載油量才達到的效果,其最大航程只有600公里。另外,奧匈的航母目前只有一個功能…………為戰列艦提供保護。說白了,奧匈的航母上裝載的全部是戰鬥機,唯一的作用就是抵禦阿拉斯加航母艦載機的空中打擊,而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