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9部分

再來,估計上面的三十四星就要變成四十二星了。”港口處,汽笛聲聲,響徹塞薩洛尼基每一個角落,譚重德看著艦隊在埃德蒙頓號和和蘇厄德號的前後護送下緩緩起起錨離港時,喃喃說道。

“是四十三星,別忘了還有塞普勒斯。”

馬克。鄧恩呵呵笑道。雖然他們遠離了阿拉斯加本土,但在船上他們同樣可以透過覆蓋全球的廣播系統即時瞭解到國家的最新訊息,共和國在河東地區置省設市這樣的大新聞他們當然都很清楚。按照慣例,只要短期內沒有變動,那新省市設立後的一個月內,國會就將動議更改國旗。

全世界也許只有阿拉斯加的國旗才會變動如此頻繁,但不會有人覺得這樣不好,特別是阿拉斯加人,反而視此為榮耀,每一次國旗的變動那些小北極星都在增加,而不是在減少,那代表著阿拉斯加一直都在進步,都在變得越來越強大。

“報告,維尼澤洛斯總理和肖恩。尤瑟納爾將軍已經到了。”一個通訊兵一路小跑著上了海關大樓天台報告。

“正主上場了,任務艱鉅啊,聽說這個維尼澤洛斯是這裡的土皇帝,八月大火,近十萬人無家可歸,這傢伙居然拒絕立即重建市中心。想拉攏這個人,還得馬克你這個政治部主任出手。”譚重德聽了轉身與馬克。鄧恩走向天台入口,一邊對著鄧恩說道。

鄧恩也苦笑了一聲:“這樣固執高傲的傢伙,只能慢慢來了,不過只要他有弱點,再硬的骨頭也有辦法把他敲開。”

塞薩洛尼基是個很有故事出很有特色的城市,別看後世這是希臘的第二大城市,這個時候,這個城市卻是半獨立性質的,甚至在六月份之前這裡就像跟希臘分離,成為一個單獨的國家一樣……

本來此次遠征,他們最先考慮的是在希臘其他國土內登陸,畢竟那些國土較大,便於展開,不過希臘人對於強大的阿拉斯加人可不太感冒,只同意一部分阿軍在希臘登陸。這讓葉楓很是不滿,最後乾脆提出全部在塞薩洛尼基登陸,這裡現在由協約國軍隊駐守,以阿拉斯加現在與英法等國的關係,加上這又是巴爾幹目前戰鬥最多最緊張的區域,協約駐軍壓力也很大,所以表示了歡迎。至於希臘人,葉楓很乾脆的不予理會,想要阿拉斯加幫他們抵擋同盟國軍隊,又不想阿拉斯加在希臘勢力太大,那乾脆一個人也不派,讓希臘人自生自滅好了。

塞薩洛尼基又譯作薩洛尼卡、塞薩洛尼卡、薩羅尼加,舊譯作帖撒羅尼迦(按古希臘語發音),該城建城很早,歷史悠久,因地理位置優勢,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從建城開始,塞薩洛尼基曾先後歸屬於幾個國家,包括最早建立此城的馬其頓王朝,後來的拜佔廷,蒙古的貼木爾汗國,威尼斯共和國等等。

1912年11月9日,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塞薩洛尼基的奧斯曼帝國駐軍向希臘軍隊投降。次日,保加利亞軍隊到達,聲稱該市屬於保加利亞。於是進入緊張的共管時期。1913年3月 18日,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在塞薩洛尼基被刺。隨後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斯曼帝國被擊敗,獲勝的盟國之間由於領土歸屬爭議,立刻又爆發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塞薩洛尼斯的歸屬更是重中之重,其後奧地利政府提議將塞薩洛尼基變成一箇中立的國際化城市,既不屬於希臘,也不屬於保加利亞、土耳其和“猶太”,類似於後來的但澤;這個中立區面積400…460km2,人口有26萬。

1913年8月10日簽訂的布加勒斯特條約最終確定了塞薩洛尼基的歸屬。希臘得到了愛琴海馬其頓,其中包括塞薩洛尼基和馬其頓南部。

1915年,歐戰期間,協約國一支大規模的遠征軍登陸塞薩洛尼基,使用該城作為抵抗親德國的保加利亞的基地。並扶持了維尼澤洛斯領導成立了親協約國的臨時政府,與當時還傾向中立的希臘國王分庭抗禮。塞薩洛尼基這一帶也從事實上暫時脫離了希臘的控制。其面積和人口大約就相當於當初奧地利提出的中立區。

1917年也就是今年,6月22日,親德的希臘國王孔斯坦廷一世被迫退位,讓親協約國的埃萊夫塞里奧斯·維尼澤洛斯,也就是這塞薩洛尼基臨時政府的領導人擔任總理。隨即維尼澤洛斯代表整個希臘向同盟四國宣戰,正式加入了協約國陣營,但其本人卻經常繼續呆在塞薩洛尼基,很少去希臘首都雅典。

而譚重德所說的八月大火,也發生在今年,塞薩洛尼基城市的大部分被法國駐軍引起的一場火災事故所摧毀,火災造成72000人無家可歸,而此時全市人口才27萬人。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