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0部分

部分土地)以擴大自己的領土。而羅馬尼亞則向保加利亞提出對多布羅加的領土要求。

最後在奧德同盟的唆使下,保加利亞於1913年6月29 日夜間,對馬其頓的塞爾維亞軍隊與希臘軍隊採取軍事行動。紐芬蘭戰爭陰雲剛剛散去不過十天,第二次巴爾幹戰爭正式爆發,東歐再掀戰火。

看似巴爾幹同盟各國間實力最為強大的保加利亞軍隊卻未能實現一戰功成,一開始就遭受了強力的阻擊,各集團軍的進攻受阻,隨後塞爾維亞軍隊進行反擊,突破了保加利亞第4集團軍陣地。戰鬥持續到7月6日,保加利亞軍隊被迫撤退。

1913年7月10日,羅馬尼亞對保加利亞開戰,已經連敗給塞爾維亞軍隊的保加利亞根本沒有多少力量抵抗。7月21日,土耳其撕毀簽訂不月兩個多月的《倫敦和約》,對保加利亞宣戰,痛打落水狗,佔領了埃迪爾內,也算報了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之仇。

這次戰爭的雙方實力懸殊,以保加利亞為一方,塞爾維亞、希臘、羅馬尼亞、門的內哥羅(波黑)和土耳其為另一方,以保加利亞一國之力,力抗幾個國家,其勝負之勢其實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唆使保加利亞首先採取行動的德奧同盟卻沒有可能直接加入戰場給予保加利亞幫助,而且說起來後來加入戰場的土耳其還算是德奧同盟的盟友,屬於同盟國陣營的主力。

保加利亞在全面潰敗的威脅下,於29日宣告投降。簽訂了《布加勒斯特和約》,根據這個和約,保加利亞不僅失去第一次戰爭中已收回的大部分領土,而且喪失了多布羅加的南部。隨後保加利亞和土耳其簽訂的《君士坦丁堡和約》又迫使保加利亞將埃迪爾內歸還土耳其。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時間並不算長,算上真正停火的8月10日為止。持續不到一個半月,相比第一次戰爭長達一年多要短得多,但是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對全球局勢的影響卻體非常顯著,這次戰爭的結果是巴爾幹半島力量的重新改組:羅馬尼亞脫離1882年三國同盟,而與協約國靠近,保加利亞則加入德奧同盟。土耳其因為第一次大戰中失去許多領土被大大削弱了。

而南斯拉夫人的塞爾維亞王國卻像扎進奧地利身邊的一根刺,幾乎把領土擴大了一倍,這讓奧匈帝國寢食難安,更讓奧匈帝國難受的是,沙俄藉著與塞爾維亞國同為斯拉夫人的關係,對巴爾幹半島指手劃腳,其影響力大為上升,嚴重影響了奧匈帝國的得益。奧地利秘密地向它的盟國建議採取一些措施來抑制塞爾維亞,可是德國和義大利拒絕採取行動。這些都為將來更大規模的戰爭埋下了導火索。

巴爾幹戰爭對原本就極其緊張的國際形式可說是火上添油,導致了國際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巴爾幹各國在戰後矛盾也進一步加深,為各大國繼續幹涉和控制巴爾幹提供了可乘之機。巴爾幹戰爭之後,世界列強加緊了軍備競賽,大量徵集兵員,研製和生產各種新式兵器,軍費大幅度增加。

“已經瘋了,德奧兩國軍事預算高達140億馬克,是我們的12倍,協約國的預算換算過來也也高達50億馬克,同樣是我們的數倍之多,同時根據統計,英國人到明年中,戰列巡洋艦數量將達到70艘以上,德人將達到近50艘,各國陸軍部隊少說都在百萬以上,幾個主要國家超過二百萬,而我們只有三十萬野戰部隊,把國民衛隊全部算上也只有六十萬人。”國防部小會議室內,國防軍正在進行年終總結會議,同時也將對下一年度的軍費預算做出規劃。首先就是由總政治部部長傑夫圖根代表軍事情報局對各國的情報加以說明。

軍事情報局成立不過一個多月,但是其工作並非才開始,實際上這個軍事情報局是將總政治部政治保衛局的情報系統分拆開來,再將中央情報局和國家安全域性的一部分涉及軍事方面的特工歸入合組成的新部門,對於這些特工來說,只是轉換了部門,轉換了負責對像而已,他們的主要工作仍然是刺探收集軍事情報。

“我們差得只是數量,在質量上我們不說完全領先,起碼也是第一檔次的,戰列艦我們現在有近三十艘,雖然我們並未重點發展戰列巡洋艦,但我們有超級戰列艦,還有航母這種終極秘密武器,還有多達二十餘艘的潛艇,海軍整體實力已經不弱了,還有數項計劃正在實施,以後我們的海軍實力還會有不小的增長。所以暫時來說,明年在海軍軍備製造方面的投入可以適當減少。”李成玉首先看了看海軍司令阿隆索之後才說道。

阿隆索摸了摸鼻子,獨立戰爭前後,阿拉斯加最弱的就是海軍,可以獨立戰爭結束後,國家大量投入資金建造戰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