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能取得十餘萬平方公里土地也算不錯了,比起大多數國家來說也算小有收穫,何況墨西哥還得到了位於其南部尤卡坦半島東南的英屬貝里斯。這樣一算,墨西哥只出兵作戰兩個多月,收穫卻已經超過很多國家了,想要要求更多也不可能。
歷來各種戰後各談,除了割地,當然也少不了賠款,按照各項協議相加,英國總計要付出30億英磅的賠款,算起來這個賠款並不算多,一個國家也分不了多少。
不過這是因為英國已經割出了全部的殖民地的原因,而且英國本土差不多被打得稀巴爛,本身損失極為慘重,過多的賠款英國也根本承受不起。而且這些賠款,阿德中意等得到了大量英屬殖民地的國家並沒有佔去太多,其中起碼還有過半可以供那些有出兵作戰,有一定貢獻的其他聯合國成員瓜分。足以彌補他們出兵的耗費有多了。
而美國就不同了,一來其沒有多少海外殖民地可供瓜分,至於其本土,目前法理上還是一統的,而且阿拉斯加堅持要最大限度的削弱美國這個近鄰,所以賠款就將當高了,總額超過450億美金,其中光是阿拉斯加就佔據了其中一半,德意中墨等大國又差不多佔去了剩下一半的60,不過剩下一半的40也還有近百億,這筆賠款足以讓所有參戰國大賺一筆了。
戰爭果然是發財的途徑,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賠款條件當中,在阿拉斯加的堅持下,還加註瞭如同當初與蘇聯簽訂的戰後協議中同樣的一句話,就是假如美國分裂,其賠款等各項戰後支出都應該分解下去。新成立的國家有義務承擔其相應的賠款。
這個分解也相當簡單,因為美國賠款是根據其人口制定的,以每人承擔300美金計算出來的,所以如果未來美國分裂,以其人口計算其應當承擔的賠款就是。
而加上這樣一句話後,各國已經可以預料到阿拉斯加處理美國的辦法了。可以預料到在阿拉斯加全權處置下,美國會有何下場了。
當然其中阿拉斯加還有著小算盤,美國中北部,西北部數州人品稀少,地域面積卻大,到時讓他們加入阿拉斯加,其賠款將由阿拉斯加承擔。但總共才多少?就算按兩百萬人口計算也不過幾個億賠款,何況其中過半本就是要賠給阿拉斯加的,真正要付的也不過兩三個億,以阿拉斯加的實力,隨便開張支票就能把他們應承擔的賠款全部付清。
而且要知道全美國要付給阿拉斯加的可是兩百多億。付出兩三個億不過是毛毛雨,都不用從阿拉斯加的國庫中掏。再說中北和西北各州的資源豈是兩三億可以衡量的。
而中北和西北各州願不願意加入阿拉斯加?想來肯定是願意的,那意味著他們將不用再承擔賠款的壓力了。還能從阿拉斯加得到大量的實惠,阿拉斯加現在可是比美國還要發達和富裕的國家。
也許唯一的缺陷就是加入阿拉斯加,他們就不可能再輕易的脫離了,因為阿拉斯加不是聯邦制國家。一旦加入,他們就不可能再是聯邦州,而會成為行政省,接受中央的直接管轄。不過就算不加入也沒辦法,做為美國最不發達的地區,他們幾州加起來就那麼點人,就那麼點實力,想要自主談何容易。還不如併入阿拉斯加繼續做大國之民來得安心。
哈城會議結束了戰後和談這一項重點工作後,最後還有一個大事。就是關於正式成立聯合國的事宜。
雖然在聖約翰斯會議時,葉楓和希特勒已經就成立聯合國以取代早已經不被他們所承認,無法發揮作用的國際聯盟的問題達成了一致,甚至此後軸心國和海約國已經統一以聯合國陣營相稱,但此時的聯合國也僅僅是有一個名稱,因為當時戰事緊張,加上有些問題還有著爭議,所以聯合國還沒有成為實體組織。
第777章 聯合國總督區
1943年8月24日,參加哈城會議的50餘個國家一致透過了《聯合國憲章》。
聯合國憲章第23條規定阿拉斯加,德國,中國,義大利和墨西哥五國組成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安理會共由十五個國家組成,除五個常任理事國外,每兩年按洲際配額選舉出另個十個非常任理事國。
不過在聯合國總部選址的問題上,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幾個大國都想要將聯合國總部設立在自己的國家內或者其國家可控制的其他城市內。
其中爭執最為激烈的就是阿德兩國,最後經過數大國磋商,最後各國達成一致,聯合國總部就將選在哈城,但聯合國除此外還將設立四個大會總部,即德國漢堡,瑞士日內瓦,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