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任何目標都在導彈射程之內。
英美調集的經運河進入加通湖和馬登湖的一支守備艦隊幾乎連還擊都無法做到,就全部被數十公里外的阿拉斯加導彈給擊沉,沉入湖底。
三個小時的攻擊,阿拉斯加發射了超過近百枚導彈,加上已經佔據壓倒性優勢的空軍轟炸,被羅斯福認為至少可以抵抗阿軍十萬大軍三十天攻擊的堅固工事就如同豆腐做的一樣被摧毀。甚至於那些遠在東岸港口科隆等算是同盟國軍隊後方的城鎮和軍隊也都遭到了嚴重的打擊。
畢竟導彈可不是大炮,除非美軍工事可以築起高達數十上百公里高度的城牆,否則任何地面工事和障礙物都不可能阻擋導彈的飛越。
而唯一能對導彈有一定攔截能力的飛機,同盟軍在運河區已經基本上沒有了,首輪攻擊中,連機場都被炸了個稀巴爛,就算還有隱藏的機場,也會馬上遭到阿空軍的攻擊。
所以發起導彈攻擊後,阿拉斯加軍隊已經完全具備壓倒性的優勢了。
隨著防禦工事的崩潰,隨著同盟軍的節節敗退,阿拉斯加第三特混艦隊卻是步步緊逼,直接駛入了加通湖和馬登湖,這一次導彈攻擊就更加奔放了。
畢竟這時他們已經處於阿軍最前方了,不用擔心誤傷問題,所有能看到的,不能看到的目標只要認為有威脅的統統都會在搜尋雷達的搜尋後遭到雷達攻擊。
同盟軍寄希望於加通湖和馬登湖做為第二道防線來阻止阿軍繼續推進的願望也落空了。
上午九時,隨著艦隊基本清空了加通湖西岸的永備工事。嚴石一聲令下,五個海軍陸戰隊師在海軍的運送下陸續登上加通湖和馬登湖西岸,同盟軍兵敗如山倒,因為過了湖,同盟軍已經沒有任何能力攔截阿軍了。
上午十一時,海軍陸戰隊15、16師沿運河北岸推進,相繼佔領了科蒙灣西岸的謝爾曼堡和恰格雷斯鎮。
而到下午十三時,海軍陸戰隊17、18師也沿運河南岸推進,抵達了美國在運河區的控制中心,也是運河區內僅次於新港的第二大城市,運河東段的主要港口科隆。
此時原本六萬的同盟軍遭到連翻打擊已經只有兩萬餘軍隊就龜縮在科隆。
但科隆並不安穩,不說導彈可以毫無阻礙的打進科隆城,就是阿拉斯加飛機也同樣可以集中轟炸科隆,科隆有不錯的防空能力的,但那只是針對活塞式飛機,對於那些速度幾達音速的噴氣式飛機來說,防空火力只怕連捕捉能力都不具備。
大勢已去,就是羅斯福也知道,已經不可能憑藉科隆港封鎖巴拿馬運河了,就算再多軍隊,也不可能憑藉一個科隆城堅守太久,反而軍隊來的越多損失會越大。
最終在羅斯福的命令下,同盟軍主動放棄了科隆,在英美艦隊的護送下向古巴和波多黎各等加勒比海島撤退。
好在科隆港有不少貨船和商船,運走兩萬餘士兵的能力還是有的。所以撤退還算迅速。
在北岸的第15、16師也越過運河來到科隆,準備在導彈艦配合下總攻科隆前,同盟軍已經在日落時分成功撤退。
只是科隆港內的大部分物資和其他船隻卻已經沒有辦法及時撤走了,甚至連破壞都不夠時間。白白便宜了阿拉斯加。
要知道科隆的城市雖然沒有新港繁華也沒有這麼大,但在美國支援下,卻是運河區東段的一個大型自由港,城內有不少加工廠,更有無數物資。當然還有不少金銀。按照嚴石的說法:“打下巴拿馬,絕對是一筆橫財,不只是以後數十年的巨大收益,光是這一次橫財已經抵得阿拉斯加這次出兵巴拿馬的總耗費還有多了,至少那些導彈等於是美國人幫阿拉斯加給出了錢。
僅僅一天時間不到,便憑藉五萬兵力以少勝多徹底拿下巴拿馬運河,中南美和加勒比戰區也算是取得了一次開門紅式的大勝。
掌控了巴拿馬運河,阿拉斯加又控制了一條全球生命線。對同盟國造成了沉重打擊。
而且與掌控地中海不同的是,巴拿馬運河是全盤掌控,這意味著阿拉斯加不但斷絕了同盟國透過巴拿馬運河出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徑,而聯合國軍隊卻完全可以非常迅速的透過這條運河把艦隊和兵力從太平洋調往大西洋。
包括第三特混艦隊。
不過此次第三特混艦隊幾乎一次性把裝備的導彈耗光了,而陸軍也有數千人的傷亡,所以奪取巴拿馬運河後,嚴石並沒有馬上展開新的行動,而是等待第38集團的到來,第三特混艦隊也分駐新港和科隆港準備重新補給。
嚴石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