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7部分

也不願看到這樣一頭猛虎盯上他們。”

羅斯福微微點頭,然後微嘆了一口氣道:“其實對我們而言也是一樣,若讓阿拉斯加人徹底的覆滅了蘇聯,可以說這個世界上,至少在陸地上,再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抗這樣一頭猛虎,包括我們美國。所以有威脅的不只是歐洲,我們美國同樣可能面臨威脅。畢竟我們本身就是他們的鄰國,論矛盾,我們與他們的矛盾也不少。”

這時馬歇爾擰眉沉思道:“是的,現在阿拉斯加既是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已經超過我們美國,在軍事上,我不客氣的說一句,阿拉斯加軍隊也肯定超過了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包括美國,包括英國和德國、法國,這場戰爭的每一場戰爭我都仔細分析過,發現一個我們應該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

“什麼問題?”羅斯福聞言稍微傾前了身子,問道。

馬歇爾拿起一直壓在手下的一份資料道:“蘇聯人口幾近兩億,高於阿拉斯加的一億四千萬,土地面積阿拉斯加雖是蘇聯的兩倍,但大部分地區氣候環境惡劣,大部分人口和工農業生產集中在國土南部地區,所以事實上兩國在資源,人口上的差距並沒有想像中的大。而且蘇聯的總兵力一直是高於阿拉斯加的,阿拉斯加需要拉攏其他國家來共同對蘇聯作戰才能拉平這個差距,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蘇聯是不應該打成現在這個樣子的,阿拉斯加軍隊也不應該佔據這樣大的優勢,那麼原因何在?”

“很明顯就是在裝備上的差距,當然軍隊整體素質上的差距也很大,雖然阿軍的其他盟軍實力不見得強於蘇聯,但卻可以起到牽制蘇軍大部分兵力的目的,如此可以讓阿軍集中自己的兵力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優勢。”赫爾說道。

馬歇爾卻搖了搖頭道:“不是這麼簡單的,說白了,其實原因就只有一個,經濟實力,就算是裝備,也是由經濟實力決定的。就說現在吧,以雙方實力對比,蘇聯應該不一定會覆滅,加上烏拉爾和中亞被包圍的軍隊,他們的軍隊數量事實上仍有六百多萬人以上,因此若正常計算,他們不但不應該繼續大敗下去,甚至他們也有可能反敗為勝,但為什麼所有人都會一面倒的認定蘇聯再打下去一定會覆滅,原因就是於蘇聯的經濟撐不住了,他們不可能再打下去,只要阿拉斯加的經濟實力一直強於蘇聯,蘇聯很難翻盤。別看蘇聯的工業區大部分還在,但資源的消耗將會讓蘇聯難以承受,蘇聯不是阿拉斯加,阿拉斯加除了本國資源豐富,還有數塊殖民地可以提供支援,更重要的是阿拉斯加人社會、政治制度和工商業實力使得他們有著遠超蘇聯的對外環境,他們可以透過貿易取得他們所需的一切資源,包括英德法,包括我們美國都不能完全拒絕和阿拉斯加人的貿易,為什麼?就因為他們有些東西我們沒有,所以我們有時為了交換,不得不與他們進行貿易。而蘇聯呢,他們有的,我們都有,我們有的,他們可能沒有,加上他的地理位置和國內製度,使得蘇聯基本上只能憑藉自身的實力來打這場仗,越打就越少,而阿拉斯加人呢,若戰爭一直持續下去,他們同樣會越打越少,但他們實力損耗的速度肯定遠低於蘇聯,所以可以肯定,蘇聯把自己拖死的那一天,阿拉斯加人也還是生龍活虎。而且就算阿拉斯加未來遭遇幾場敗仗,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他們也能快速恢復無氣,而蘇聯人再敗上兩次,可能就要傷筋動骨了,這種情況下,蘇聯還怎麼打?”

羅斯福先是點了點頭,但緊接著又搖頭皺眉道:“喬治,現代戰爭打得就是經濟,這一點是所有人都認同的,但阿拉斯加人是客場作戰,是應該被抵消一部分優勢的,蘇聯人最終打成這樣,我看最主要還是軍事素質差和戰術陳舊及大清洗後軍隊指揮官素質大幅下降的原因。這導致了蘇聯大部分主力和裝備損失,然後又使得他們需要更多的金錢來重新裝備新軍隊,進一步拖垮他們的經濟,假如他們在前一階段不是連戰連敗,沒有那麼大的損失,雙方的差距是不應該拉到這麼大的。”

馬歇爾呵呵笑道:“當然,戰爭的勝敗有著很多因素,總統說的是一個主要方面,但在我看來,這是前期,越打到後面,經濟上的差距就越明顯,經濟也將開始起到決定性作用,這才是現在所有人都認為再打下去,蘇聯不是覆滅就是自行崩潰的唯一原因。”

赫爾這時突然問道:“喬治,你到底想說什麼,你剛才說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是什麼原因?我們的經濟實力雖然已經略低於阿拉斯加了,但阿拉斯加在這場戰爭中也開始有了不少消耗,論經濟實力,我們的差距應該不大,這一方面我們美國應該是所有國家當中最不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