嗽道:“包大人就沒有想過是巧合?”
“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巧合!”包拯拂袖喝道,神態表情……龐昱越看越覺得像某個人(狄仁傑?),“所謂的巧合之間其實都有著某種不可告人的聯絡!案犯作出種種密謀,欲將罪名盡數推給安樂侯,真是欲蓋彌彰!!!”
“包人大,你……你怎麼知道……是是是……是我兒……”趙守巽和兒子一樣,差不多也嚇癱了。陷害安樂侯?呵呵,就算包拯這裡不判,得知被欺騙了的老百姓們肯罷休,權傾朝野地龐太師又怎會放過他?
得咧,兒子這輩子完了,活著比死還慘。
“一開始本府並不懷疑安定郡王,因為他不可能有這樣的實力挑唆起全城百姓遊行、示威、圍攻太師府。然而任有閒指控安樂侯的證詞中,本官卻發現了多處蹊蹺…………苦主言道指揮眾人殺掠擄劫的是個錦衣華服的高個大胖子,京城裡有這樣特徵的人太多太多了吧;眾人的對話中不止一次的提到過三爺、四爺,還說搶了他媳婦、妹子要送去孝敬,好一個三爺、四爺,據本官所知,不僅僅是安樂侯和他的拜把兄弟高衙內、錢恃才之間,手下人通常這樣稱呼,王爺黨地眾位,北海郡王、安定郡王、會稽郡王(趙世開)、江夏郡王(趙宗惠)私下裡在需要隱瞞身份做某些事情的時候,你們的手下不是也這樣相互稱呼主子的麼?”
PS:這裡公子搞錯了,把本來是會稽郡王的趙世清寫成了安定郡王,寫了這麼多沒法改了,將錯就錯吧,公子客串一回皇帝改下封號,會稽郡王的封爵授予趙世開,趙世清的安定郡王則永久轉讓給趙世清
包拯荏厲的神色微微一收,目光轉向南宮琴伊:“南宮大家回京當日,隔著車簾一語便叫北海郡王啞口無言,說得恐怕就是這句吧。而今急急趕來,也是怕怕包拯有所疏怠,忘記了這至關重要的一點。”
“包大人神機妙算,琴伊傾佩之至,看來就算毋須此行,一切也盡在大人掌控之中。”南宮琴伊妙目一轉,盈盈下拜,姿態端雅清麗,難畫難描。
以包拯的非凡定力,也差點看暈眼,定了定神這才道:“苦主還說離去之時這夥人囂張得很,揚言別說告到開封府,就是鬧去大理寺也沒人給得了他公道。是啊,安定郡王地手下,吳恭政哪裡敢管,事涉整個王爺黨,大理寺又何敢插手呢。於是綜合以上三點證據,一個推理在本府腦海中形成了……”
“你、你胡說!”趙世清氣急敗壞,手顫抖地指向高臺,掙扎著想爬起來。
“哼,鐵證面前還敢狡辯!可笑你這等宵小之徒,就是自負智計過人的鉅貪大惡,也難逃本府地這雙眼睛。”包拯啪的一拍桌案,喝道,“本府料定此事和你安定郡王、和王爺黨脫不了干係,故意大張旗鼓,將龐四緝捕入獄,又將任有閒和他同牢關押,就是為了引得你們這些幕後主使以為可以籍此令安樂侯做實罪名,派人下毒暗殺。果不其然,任有閒入獄不到一日,已被收買的太師府家丁龐大有就把摻了劇毒的飯食送進來,本府於是將計就計,故意放出訊息說任有閒已死……事到如今,有人還敢巧言令色,言辭鑿鑿,要本府重懲安樂侯,殊不知爾等陰謀已然敗露,真是可笑之極!”
“本府推前思後,暗中查訪,早已查清當日作惡之人,料定今日三司會審,爾等防範之心必松,暗中派遣衙役守在安定郡王府別莊外,果將李家莊血案元兇趙炳華一舉擒獲!安定郡王趙世清,你還有何話說!!!”
趙允弼一動不動,石化一般的僵在那裡。
趙世清更是面如死灰。
他聽包拯推斷的一字不差,最後的一點僥倖徹底破滅,膽裂心驚之餘“啊”的大叫一聲,仰天躺倒,口中鮮血狂吐,竟然……
死了!?
PS:最近很多書友反映劇情進展太慢,公子也認識到了這一點,為此在這裡向大家表示誠摯的歉意,同時也向各位朋友保證,最多明天,案子就徹底結束啦,全文即將進入精彩的花魁大賽環節,小小家丁,三大名妓,她們之間會有什麼樣的風花雪月,曖昧情事呢,趙允弼、王爺黨,會善罷甘休麼,四哥還會遭遇到什麼樣的陰謀詭計……
第一百一十七章 斷頭臺上,生離死別的真愛
死了!?
那怎麼行。丫一死。趙允弼這狗日還不把罪責全推上他身上。自己脫個乾淨!
龐昱那個急啊。眼睛都急紅了。翻身跳起來。撒腿就朝趙世清衝過去。心想包黑子難得做回好事。幫老子揭發了趙允弼的陰謀。趁機再煽煽風、點點火、動動手腳。就可以順勢平了王爺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