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大福晉就是多爾袞、多鐸的生母大妃烏拉那拉·阿巴亥。阿巴亥12歲嫁給努爾哈赤,共同生活25年。她當時37歲,正值盛年,丰姿饒豔。阿巴亥生有三個兒子:當時阿濟格22歲、多爾袞15歲、多鐸13歲。多爾袞、多鐸兄弟也有資格同皇太極爭奪皇位。要削弱多爾袞、多鐸的力量,最好的辦法就是處死大妃。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和幾個貝勒說先汗有遺言,讓大福晉殉葬。在皇太極等四大貝勒的威逼下,她自縊而死(一說被用弓弦勒死)。阿巴亥死後,多爾袞、多鐸年幼,失去依靠,沒有力量同皇太極爭奪大位。據《清史稿·索尼傳》記載,多鐸曾說:“當立我,我名在太祖遺詔。”由此看來,努爾哈赤生前或有遺詔,可是至今沒有見到。多爾袞死後議罪,一大罪名就是曾說:“太宗文皇帝之繼位,原系奪立。”所以,皇太極到底是繼位還是奪位?至今學界仍有不同的意見。

代善失勢、多爾袞失母,皇太極在大位爭奪中處於有利地位。新汗的推舉議商,在廟堂之外進行。大貝勒代善的兒子貝勒嶽託、薩哈璘到其父代善的住所,說:“四大貝勒(皇太極)才德冠世,深契先帝聖心,眾皆悅服,當速繼大位。”代善說:“這是我的夙願!你們所說,天人允協,誰不贊同。”這樣,父子三人議定。第二天,諸王、貝勒、貝子聚於朝。代善將他們的意見告訴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及諸貝勒。沒有發生爭議就取得共識。皇太極經過長達15年的精心謀劃,終於登上大位。皇太極初登新汗寶座時,四大貝勒並肩而坐,處理軍政大事,四人輪流分值。爾後,皇太極除掉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脅服大貝勒代善,終於“南面獨坐”,穩固了權力。

一後四妃,籠絡蒙古。皇太極在盛京立五宮——“一後四妃”,都是蒙古族,都姓博爾濟吉特氏,分屬於蒙古科爾沁部和察哈爾部。皇太極娶異民族的“一後四妃”,主要是出於籠絡蒙古的政治考慮。

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是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的女兒。成婚那年,皇太極23歲,博爾濟吉特氏15歲。皇太極繼位後,博爾濟吉特氏成為後金第一夫人,稱中宮——清寧宮大福晉。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登上皇帝寶座後,妻以夫貴,博爾濟吉特氏就成為中宮皇后。

皇太極寵愛的還有四位皇妃:

第一位是關雎宮(東宮)宸妃,博爾濟吉特氏,是中宮皇后的侄女,也是永福宮莊妃博爾濟吉特氏的姐姐,天聰八年(1634年)同皇太極結婚。這時她已26歲,皇太極也已43歲。

第二位是麟趾宮(西宮)貴妃那木鐘,為蒙古阿霸垓郡王額齊格諾顏之女。她原是蒙古林丹汗囊囊福晉,林丹汗死後,投順後金。同年,皇太極娶囊囊福晉為妻。那木鐘貴妃後生下一子名博穆博果爾和一女。她的兒子博穆博果爾及其王妃,日後演繹出一段生動離奇的故事,留待談到順治皇帝時再講。

第三位是衍慶宮(次東宮)淑妃巴特馬·璪,原是蒙古察哈爾林丹汗的竇土門福晉。林丹汗死後,她攜部眾降金,不久被皇太極納娶。她撫養蒙古一女,皇太極“命睿親王多爾袞娶焉”。

第四位是永福宮(次西宮)莊妃,俗稱大莊妃,名布木布泰,是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又是中宮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侄女,關雎宮宸妃的妹妹。莊妃14歲嫁給皇太極,這年皇太極34歲。皇太極即皇帝位後,封她為永福宮莊妃。莊妃作為一個女人,人生中最大的事,就是生下一個兒子——福臨,即後來的順治皇帝。這年她28歲。莊妃的故事後面再講。

皇太極為了聯絡蒙古,以次女下嫁林丹汗之子額哲,命濟爾哈朗娶林丹汗遺孀蘇泰太后為福晉,長子豪格及二兄代善、七兄阿巴泰分別同察哈爾部聯姻,從而構成錯綜複雜的姻盟。

松錦用兵,精於謀略。崇德四年(1639年),皇太極開始在遼西同明軍進行決戰。清軍圍困錦州,明守將祖大壽告急。崇禎帝派洪承疇為總督,率8位總兵、13萬步騎、4萬馬匹,解

錦州之圍。洪總督採取“步步為營,且戰且守,待敵自困,一戰解圍”的兵略,於崇德六年即崇禎十四年(1641年)七月,進軍至松山。兩軍初戰,“清人兵馬,死傷甚多”,清軍失利,幾至潰敗。敗報傳到盛京,皇太極帶病急援。史載:“上行急,鼻衄(nǜ)不止,承以椀(碗)”,鼻子流血不止,用椀接著,馬不停蹄,晝夜兼行500餘里,趕到松山。他部署:埋下伏兵,斷敵退路;襲劫積粟,斷敵糧道;高橋設伏,擊敵逃兵;大路列陣,截敵援兵。經激戰,獲大勝。《清太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