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言第十四
中國之大,竟尋不出幾個明白的人
王照說:“中國之大,竟尋不出幾個明白的人,可嘆可嘆!”
曾國藩在家書中說:“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講求乎誠正修齊之道,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之事,操習乎記誦詞章之術,以圖自衛其身。”
王茂蔭是晚清朝中為數不多的精通經濟問題的官員,他敏銳地認識到貨幣的價格和價值相分離的特徵,並上升到“以實論虛”的理論高度,即堅持貨幣的金本位。他是《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他有一句名言:“官能定錢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錢當千,民不敢以為百;物值百,民不難以為千。”
孫家鼐說:“中學有未備者,以西學補之;中學有失傳者,以西學還之。”
張之洞說:“舊者因噎而食廢,新者歧多而羊亡。舊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則無應敵制變之術;不知本,則有非薄名教之心。”
康有為有《草堂示諸子》詩云:“聖統已為劉秀篡,政家並受李斯殃,大同道隱禮經在,未濟佔成易說亡。良史莫如兩司馬,傳經只有一公羊,群龍無首誰知吉,自有乾元大統長。”
1907年,陝西留學生黨松年等人在東京創辦《秦隴》雜誌,請張鳳翽寫稿,張說,“你們這些醋桶子用筆桿子革命,我們軍人革命,要用槍桿子。”一笑了之。
辜鴻銘說:華夏文化的精神在於一種良民宗教,在於每個婦人都無私地絕對地忠誠其丈夫,忠誠的含義包括幫他納妾;每個男人都無私地絕對地忠誠其君主、國王或皇帝,無私的含義包括奉獻出自己的屁股。
魯迅說:“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
林紓曾說:“古文之不當廢,吾知其理,而不能言其所以然。”
王國維說:“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新文化運動時,柳亞子響應反孔言論,主張“非孝”,說父子應以兄弟相稱。他寫詩給兒子柳無忌:“狂言非孝萬人罵,我獨聞之雙耳聰。略分自應呼小友,學書休更效爾公。”他還進一步主張廢除倫常,在一首詩中說:“共和已廢君臣義,牙彗羞他說五倫。種種要翻千載案,堂堂還我一完人。”
李大釗說:人生最大的快樂,莫過於在最艱難的時候改造國運。
丁文江最恨靠政治吃飯的政客,他說:“我們是救火的,不是趁火打劫的。”
陳光甫說:“天地間事物有重於金錢者,好感是也。能得一人之好感,遠勝於得一人之金錢。”“上天不負苦心人,為社會服務,利在其中矣。”
做天才女兒的父親不是容易享的福
林長民說:“做一個天才的女兒的父親,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倫的輩份先求做到友誼的瞭解。”
梁漱溟認為,中國文化之偉大非他,只是人類理性之偉大。中國文化的缺欠,卻非理性的缺欠,而是理性早啟、文化早熟的缺欠。
魯迅批評借儲存國粹而維護專制政治的“國粹派”們,他說,“我們要儲存國粹,須得國粹也能儲存我們。”
許春草有個理想,就是要求正義如大水滔滔,公平如江河滾滾,暢流無阻在祖國大地之上。他原是個泥水工,參加過辛亥革命,討伐袁世凱,討伐陳炯明,抗日等等各個近代史上重要的鬥爭。他有幾句名言,一曰:人民反對暴政不必向政府備案;二曰:有公憤無私仇;三曰:不與魔鬼結盟,不與罪惡擊掌;四曰:對付外國侵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無錢無力則出命,“我出命”。
張愛玲說:“出名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顧維鈞曾反覆闡述他對於外交談判的一個基本原則,即否定全勝論。顧說:“每一箇中國知識分子都記得一句古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換句話說,堅持原則比只顧區域性利益為好。我一向把這句話看作是個人一生中的寶貴箴言,因為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這項箴言不適用於外交,因為國家是永存的,不能玉碎,一個外交家不能因為必須堅持原則而眼看著他的國家趨於毀滅不顧。”
惲代英是中共最早的黨員之一,在黃埔軍校與蔣介石同事,被捕後,蔣勸降不成就將其殺害。惲坦然處之,他在獄中寫詩:浪跡江湖憶舊遊,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