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過一次天災,先是大旱三年,餓死了不少人,好不容易挺過來了,又來了一場蝗災,剛長起來的秧苗一夜之間被啃了個乾乾淨淨。
要是能活下去,哪個願意背井離鄉啊!人們實在活不下去了,能吃的東西都吃遍了,甚至連觀音土都沒放過!實在沒辦法了,只好離開了家鄉,去了別的地方求生存。
自那以後,這三羊壩村的村民就越來越少了,因為人少,耕地也被荒廢了許多,加上這裡本來就是山多,草甸子多的地方,所以休養生息了這麼多年,也沒強大起來。
周小米聽完了,默默的道:“張叔叔倒是個快人快語的人,有啥說啥,也不怕咱們介意這個,不買了?”
張江笑笑,道:“這也不是啥能瞞住的事兒,你們啊,要是真講風水,信命理那一套,隨便跟村裡的人一打聽,就能打聽著。與其騙你們啊,還不如有啥說啥,實在。再說了,這都多少年前的事了,天底下哪兒有沒遭過災,沒死過人的地方啊。”
周小米微微一思忖,心想也是這個道理。(未完待續。)
ps: 感謝大笨紅兔子的月票,今天外面下了一天雨,屋裡停水,餓了一天,哭!求安慰。
第二百八十六章 二合一章(8000+)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訊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周小米微微一思忖,心想也是這個道理。沒想到這個張江其貌不揚,為人做事倒是別有一番的準則,讓人刮目相看。
“張叔叔,我看這三羊壩四處都是水泡子,當年大旱的時候,難道這些不泡子都沒有水了嗎?”
張江輕笑一聲,道:“這事兒啊,我沒經歷過,鬧災的時候,還沒我爹我娘呢!我呢,也是聽老一輩人說起的。當年別說這些人水泡子了,就是三羊壩的那兩個大坑,也都沒了水!剛開始是水位線下降,後來水啊,越來越少,到最後,只剩下泥了。”
“大坑?”那是什麼東西?
張江道:“大坑啊,那是當地人叫習慣了,它就是兩個大水塘,有年頭了,不過呢,挺深的!”
眾人一邊走,一邊看,不一會兒就進了村兒。
“這村裡啊,有三十六戶人家,不多,也不算太少,至少比鬧災那會兒強多了!這裡頭只有八戶人家給我們老爺做長工,剩下的全是佃戶。”
“你們也看到了,三羊壩這地方,正經的好地沒有多少,劃來劃去的,勉強能有三百多畝。其中有二百五十畝地,都是我們家老爺的。”
好嘛,二百五,這數吉利!
越往村子裡面走,生活軌跡也漸漸多了起來。偶爾有大黃狗跑來跑去的,卻並不亂叫。還有小孩子們三三兩兩的在一起玩,看到張江的時候。都遠遠的躲開了。因為爹孃告訴過他們,那是貴人,是給他們飯吃的貴人,所以不能冒犯。
有村民看到張江,都跟他打招呼:“張管家。”
原來是管家,怪不得。
張江點了點頭,談不上平易近人。也不是趾高氣昂的。
座落在山溝裡的小村莊,寧靜,安詳。卻也因為幾個陌生人的到來,掀起了一點點的波瀾。
地主陳老爺要賣地,他們這些人的出路還不知道在哪裡,萬一新的地主老爺不想讓她們佃地種。那他們上哪兒吃飯去?
所以很多人都關注著陳老爺家賣地的事兒。希望能來一個好說話的地主老爺,不要收太高的租子,好讓一家老小能有口飯吃!
現在生活在三羊壩村的這三十六戶人家,是三羊壩村最純正的血統了。早年的災難中,大部分的三羊壩村的人都被餓死了,還有少部分人為了生存,離開了生他們,養他們的這塊地方。只有很少的幾個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離開這裡。他們慢慢的休養生息,成家生子,才漸漸讓一個瀕臨滅亡的村子,又活了過來。
這三十六戶人家,是三羊壩村的靈魂!沒有人,再好的地方也是沒有意義了,這是人們對鄉情的執著和堅持,是對根的眷戀和依賴。古人保守,不會覺得四海為家是件快樂且逍遙的事兒,他們對故土的情懷,或許是後世的人們永遠無法離解的。
周小米能看出那些人裡的忐忑,不管大人還是孩子們,臉上都有探究,害怕的神情。這一切都讓周小米覺得,陌生,觸動。
她又不是一個真正的孩子,怎麼會讀不懂他們眼中的驚慌呢!
世道艱難,如果她不是帶著記憶重生了,誰能保證她不會過得比他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