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2部分

,無非是擔心春闈之事。

周小米道安撫她道:“娘,您儘管放心好了,三哥的水平就擺在那裡呢。他才十六歲,就算今年不成,三年後再考時,他也不過十九歲。”

這也不過是糟糕的情況罷了。

林氏點頭,她也不是那種痴心妄想的人,兒子盡力了,怎麼樣都好。

眼看著春闈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整個周家似乎都被一股巨大的壓力籠罩住了似的。

周小米時刻都在寬慰林氏和周瑾,可是其實她自己也是十分緊張的。

二月初七那一天,周家突然接到一封信。

信中內容,無疑是晴天霹靂!

也不知道為什麼,朝廷突然下旨,取消了今年的春闈。

此訊息一出,整個大宋朝一片譁然。訊息來得太突然了,而且取消春闈這種事情,歷朝歷代都鮮有發生,到底是出了何事,才讓朝廷不顧幾千舉子,毅然決然的取消了春闈?

周家接到訊息後,坐立難安。

林氏更是急得滿嘴都是火泡!要知道春闈是大事,皇上居然取消了選拔舉子的春闈,汴京一定是發生了比春闈還要大的事兒!他的兩個兒子可是都在汴京城呢!萬一有了什麼不測,你讓她可怎麼活?

周小米派商隊的人,積極的去打聽訊息。

一開始,京城戒嚴,出入都成問題,慢慢的,到了二月中旬,才有訊息陸續的傳了回來、

原來,居然是春闈的考題被洩露了,而且這個事兒,好像還牽扯到了東宮方面!皇上知道以後,自然大怒,命令一定要徹查此事,故而今年的春闈這才取消了。

遠在汴京城了周翼虎和周翼文兩兄弟,各自忙碌著。

一個在營裡安心當差,有些事,不是他這麼一個小官能左右的。一個則是租下了京郊的一個小院,安心讀起書來!不管怎麼樣,這樣大的事都與他無關,既然不能考試,那就繼續讀書唄!

周翼文想得很開。(未完待續。)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太興二十四年春,因為科舉洩題一事,春闈被取消,科場舞弊案正式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因為此事牽扯甚廣,甚至連東宮也參與其中,脫不得干係,所以這一年的春天,汴京城裡人心惶惶,人人自危,連空氣中似乎也飄散著危險的味道。

朝堂之上,一片肅殺之氣。就連深宅婦人也深受涉及,喜歡請戲班子到家裡聽曲子的、喜歡各府遊走收集八卦的、喜歡為世家子弟們保媒的、喜歡熱鬧樂意在家裡設宴的,都不約而同的安靜了下來,過起了清心寡慾的深宅生活,好像只有這樣,才能證明她們的安分,才有證明科舉舞弊案與他們沒有關係一樣。

科場舞弊案,震驚朝野。皇帝大怒,如此枉顧國法,動搖國之根本之事,豈能饒恕?他下旨命令大理寺和御史臺共同審理此案,一定要挖出幕後黑手,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參與到了此次洩題事件當中去了。

這是皇命,誰敢違抗?大理寺的動作很快,連審案程式一向複雜,囉嗦的御史臺也變得十分利落了起來。雙方人馬各司其職,把與此次春闈有關的相關人員都列入了調查範圍之內。吏部、國子監,以及貢院,和各地選拔出來的考官,都成了他們重點調查的物件。

大理寺和御史臺的效率從來沒有這麼快過,不過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居然把一件非常複雜的案件,查了個七七八八。不過,結果卻讓很多人覺得大跌眼鏡,不過細細想想,好像一切都是在意料之外,偏偏又在情理之中!

關於科考舞弊案的幕後主謀,人們有很多猜測,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最後所有的證據居然全都指向了東宮。

皇后,王家,以及太子。

皇帝知道結果以後,差點被氣吐血!

王家想幹什麼?三公之家,出了一個皇后還不夠,難不成還想取而代之不成?這次的事兒,到底是太子藉著王家的手籌謀,還是王家藉著太子的名頭扯大旗?不管怎麼說,這裡頭肯定有皇后的事兒!一個是她孃家,一個是她兒子,沒準還是她在裡頭牽的線呢!

皇帝被氣得要死,要不是牽扯過大,他都想直接廢后了。皇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可是他沒有拿到確實的證據啊!

要知道抓賊拿贓,捉~奸拿雙。皇后的父親王祈是當朝宰相,就連她的大哥王伯平,那也是兵部的要員,二哥二伯青,是中書令,如無意外,將來是要接王祈的班,當宰相的。想定他們的罪,非要確實的證據不可,模稜兩可的證據,根本動搖不了他們的根本,還會讓這些清貴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