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詞兒,最初在軍事上叫長城佈防。布:布 置,防:防守。詞典是這麼解釋。

全文應該說:在長城佈置防守。

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綿延萬餘里。長城西半部是土結構,東段都是 磚石結構,以巨大石條為地基,上面用城磚砌成。去過八達嶺的人都見到過,城牆建築 在高山峻嶺最險要之處,寬處有10餘米,高有七八米,要緊之處有箭樓、烽火臺等。就 是在現代戰爭中也不愧為良好的防禦陣地。

長城的關口,從東面算起,有山海關、冷口、界嶺口、喜峰口、羅文峪、古北口、 獨石口等。每個關口都是要塞,在長城抗戰中都經歷了殘酷的血肉廝殺。每個關口死傷 壯士都以數千人計。

現在我們不容易再找到60年前戰場的遺蹟。過去,那裡的紀念碑,抗戰烈士墓,將 軍殉國處比比可見。後來,滄桑變遷找不到遺蹟了。若干年前人們又想起了這件事。20 世紀70年代北京市密雲縣古北口鄉修建了古北口戰役陣亡將士公墓。當然,為此,也給 他們帶來經濟效益。可謂:歷史搭臺,經濟唱戲。

唯一把這古戰場儲存比較完好的是喜峰口的潘家口戰場。倒不是誰有意這麼做,而 是1958年在潘家口修了水庫。戰場的遺址到了水庫的水平線以下。你要是想參觀一下當 年的彈洞,壯士遺骨,可以穿著潛水服下去看。

事也湊巧,我們就是想介紹介紹二十九軍當年喜峰口抗敵的故事。在這之前,我們 不得不把敵我兩方的情況概述一下。

且說,東北三省數萬大軍紛紛潰退關內,國軍匆匆北上。都有哪些兵?我們還是沿 著戰線,從東向西介紹。守山海關的何柱國新編五十九軍已經退到灤河西岸,商震的三 十二軍準備佔據冷口,商震部側後是龐炳勳四十軍做預備隊,宋哲元的二十九軍兵出喜 峰口,徐廷瑤的中央第十七軍在古北口之南的南天門。

國軍有多少軍隊?這問題現在也難準確回答。除前面已經提到的四個正規軍以外, 還有從關外退下來的王以哲軍、繆澂流師、湯玉麟部,以及駐多倫的孫殿英部等。共有 中央軍11個師,東北軍12個師,西北軍、晉軍13個師,大約30萬人。為什麼是“大約”? 一是還有些部隊編制混亂,如義勇軍、保安隊等。就是正規部隊也參差不齊,有的是剛 剛由旅升格為師,有的被打殘人員不齊,有的本來就編制不滿員,像宋哲元的第二十九 軍,只有2。2萬人,其中7000人留守山西陽泉附近,真正開到長城前線的只有1。5萬人。 每個師僅有約5000人的編制。

從武器上看,也是參差不等。輕重武器裝備比較齊全的是徐廷瑤的中央軍。東北軍 裝備也不差,可是千里潰退,武器丟失損壞嚴重。裝備最差的是二十九軍。

二十九軍系馮玉祥舊部,1930年,馮玉祥、閻錫山與蔣介石大戰中原,馮閻兵退, 馮舊部退到山西閻錫山的地盤,馮玉祥宣佈下野,後由張學良收編改番號為二十九軍, 軍長宋哲元。少帥給了二十九軍50萬元大洋以後,二十九軍的軍餉、武器皆由自籌。因 此二十九軍的裝備劣,大都是漢陽造,老毛瑟槍,根本說不上有多少重武器。然而西北 軍素有尚武之風,掄大刀,耍長矛,又拴上紅纓,每個士兵背在背後倒也英武精神。

當時二十九軍客居晉東南一帶,此地出產鑌鐵。鑌鐵是什麼?關雲長83斤重的青龍 偃月刀就是鑌鐵大刀。現在冶金學沒有鑌鐵品種,大概類似鋒鋼的一種。二十九軍的大 刀都是鑌鐵打成的,士兵們成了關公的“校刀手”,而就是這批“校刀手”,創造了震 驚中外的喜峰口大捷。為此作曲家麥新寫了《大刀進行曲》,流傳至今。

國軍30萬編制龐雜,參差不齊。那麼日軍情況怎樣?日軍向長城沿線進攻的部隊約 兩個師團兵力,其中包括西羲第八師團,坂本正右門第六師團、中村第三十三旅團、鈴 木旅團、服部旅團、黑奪旅團、落合所部等。日軍編制每師團2。2萬人,也就是說,日 軍一個師團的編制從人數上看,和宋哲元的二十九軍不相上下。看上去日軍陣容強大, 實則只有5萬餘人。重要的是日軍武器精良,有重炮、飛機等。重炮轟擊,氣勢奪人,轟 開缺口,為步兵鋪平道路。而飛機,過去打仗,沒遇著過這東西。兩軍對陣,前後左右 都可防守也可進攻。唯獨這頭頂上,是防衛的薄弱環節。一巴掌從頭頂上打下來就叫泰 山壓頂,何況飛機拿著炸彈可以在你頭頂任意向下丟呢!飛機遠處轟地一響,當兵的就 慌了神,忙於東躲西藏,談何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