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點根基,他要繼承復興大業,憑他自己的力量怎麼可能辦到,就像在東海之濱仰望珠峰,憑他的雙腿登上峰頂不知要何年何月,更有可能死在中途,他只有藉助各種力量,先一步抵達山腳,配備各種器材,他才能一步步向山頂攀去。
想通這一點,晉安遺老們的各種安排,他也能欣然接受了。
無晉忽然又想到當初祖父皇甫百齡在給他一萬兩銀票時告訴過他,大哥之所以沒有銀票,是因為他們的父親已經為大哥的仕途安排好了一切。
無晉這才明白過來,他現在得到的一切,原本是父親早就安排好的,本應該是屬於大哥,但晉安遺老們沒有看上大哥,而是看上了自己,所以父親留給大哥的遺產都被他繼承了。
這個發現讓他有些醒悟過來,他所得到的一切其實是父親留下的遺產,如果是這樣,他當然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
只是這樣一來就有點對不起大哥,無晉心中苦笑,他跟隨著趙參軍馳馬向城外的梅花衛軍營而去。
梅花衛和繡衣衛的軍衙雖然在皇城內,但由於皇城狹窄,無法過多駐兵,因此梅花衛和繡衣衛的軍營都在城外,一個東一個西,梅花衛的駐軍在東城外,離城門不到五里,是一座佔地近兩百畝的大軍營,修有高牆環衛。
梅花衛共有一萬人,分為三軍,每軍三千人,另外還有一千人是軍衙直屬,駐紮在軍衙內,保護軍衙,其餘軍隊都在城外。
無晉和趙參軍騎馬奔至梅花衛軍營門口,向營門守衛亮出了他們的軍牌,便直接進了軍營。
軍營內極為廣闊,數十排營地宿舍整齊地排列著,宿舍前有三根高高的旗杆,這是劃分三軍的標誌,他們要找的第三軍便在一杆黑色大旗杆之後。
此時正是上午訓練的時刻,寬闊達百畝的訓練場上人聲鼎沸,一隊隊士兵正在熱火朝天的訓練,有列陣練刀,有排隊射箭,有操演軍陣,訓練場上的人數有六七千人,但並不凌亂。
事實上,軍營中只有七千人,另外的兩千人分駐豫州和雍州,也就是第三軍的二府和三府,也就是說,第三軍其實只有一千人在軍營內,也就是江淹剛剛調配完,準備交給無晉的第一府。
“皇甫將軍,請跟我來!”
趙參軍是來宣佈任命的,他帶著無晉來到第三軍一府駐地,正好迎面有兩名年輕的將領向這邊走來。
“張副將、鄭副將!”
趙參軍喊了一聲,兩名將領立刻奔上前,一起躬身行禮,“參見趙參軍!”
無晉打量他們一眼,這就是剛剛提升為果毅都尉的兩名小將,江淹已經告訴他,這兩人都是涼王系的子弟,張副將叫張隴,是河隴節度使張崇俊的侄子,他父親是張崇俊的弟弟張崇節,出任敦煌都督,他本人是張崇節的第三子。
鄭副將叫鄭延年,是西平都督鄭驍之子,無論是張崇節還是鄭驍,都是皇甫疆一手提拔,都是涼王系的核心將領,他們的兒子當然也屬於涼王系。
趙參軍是奉命來宣佈無晉的任命,其實他也同樣充滿疑惑,他並不知道將要成立各州支衛,所以無晉來梅花衛去職,他覺得很正常,但最後的結果是無晉被臨時任命為第三軍第一府的都尉,他便覺得無法理解了。
這個皇甫無晉明明很快要去楚州出任水軍副都督一職,現在又任命為梅花衛都尉,他著實感到困惑,不理解歸不理解,但這是軍令,他必須要執行。
趙參軍便指了指無晉對二人道:“受江閣老之令,這位皇甫無晉將軍出任第三軍一府都尉,你們來見禮吧!”
其實趙參軍來宣佈任命只是一個程式,他不來,無晉也照樣上任,張隴和鄭延年對望一眼,他們也是十天前剛由校尉提升為果毅都督,那時他們便知道,他們的上司將是涼王系的繼承人。
皇甫無晉這個名字他們當然知道,前西涼郡王、河隴節度使皇甫疆的孫子,封為涼國公,涼王系的繼承人,兩人大喜,一起上前半跪行一軍禮。
“張隴、鄭延年參加皇甫將軍!”
無晉連忙將他們攙扶起來,“兩位將軍快快請起!”
趙參軍呵呵一笑,把任命狀遞給無晉道:“梅花衛三軍各自獨立,我就沒有必要向第一軍第二軍宣佈你的任命了,我的任務已完成,這就回去了。”
無晉連忙向他拱手感謝,“多謝趙參軍帶我前來。”
趙參軍謙虛兩句,便告辭而去,張隴和鄭延年帶著無晉進了軍務房,軍務房也就是無晉將來的辦公之地。
張隴和鄭延年都很興奮,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