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的,不過因為共和國的制度問題,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這個成效比較緩慢。
但是放開對市場的控制力度,這是必須要實行的事,只有徹底的放開了,這些企業才會放開手腳,才會形成競爭力,優勝劣汰,這才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規律。
“總理你的意思是,國家想要緩慢放開對國內市場的控制,透過這件事,利用星空集團的影響力讓國內的企業認識到國家有意開放這方面的控制,讓民營企業參與進來,增加國內關於這些軍工企業的競爭力,從而形成良性發展,增加這方面的技術人才?”張揚試探著開口問道。很顯然,國家讓星空集團和沈飛合作,並不是期待星空集團做出什麼東西,而是希望藉助星空集團在國內的影響力,做出一個引導行的導向標
張揚的話一出口,總理的臉上就從滿臉的鎮定變成了滿臉的震驚,看著總理臉上的表情,張揚心裡一陣舒爽,NND,能讓總理這種老政客都浮現出這種表情,看起來自己絕對沒猜錯了但是同時,張揚心裡也明白,星空集團出現在為共和國找到了契機的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蝴蝶效應,現在發生的事情跟張揚記憶中的事情已經徹底的發生了改變。
良久,總理才滿臉欣賞的看著張揚說道:“今天我終於相信這個世界上是有天才的,看起來,星空集團的出現並不是偶然,你全部都猜中了。”總理認真的說道。
張揚心裡嘆了口氣,良久他才很認真嚴肅的問道:“國家做好準備了嗎?”
看著張揚的表情,總理又忍不住發出了一聲讚歎,眼前的這個年輕人真是太讓他吃驚了,上面他說的那些話,說實話,連常委會都沒有討論,只是他跟一號首長兩個人的一番研討,還根本沒有在政治局會議和常委會議上提出來,但是就這樣生生的被一個年輕人猜出來了。
而這個年輕人不僅僅猜出來了,而且還一語中的,直接就掐中了事情的關鍵要害那就是國家到底有沒有做好準備。如果國家沒有做過準備,恐怕即使成立了這個子公司,最後也就是虎頭蛇尾,轟動一陣過後就徹底的沒戲了,回到了老路。
共和國曾經在80年代末期以及90年代初期讓一批軍工企業改制轉為民營企業,試圖引起這些企業之間的相互競爭,形成良性發展,但是最後失敗了,大部分轉為民營企業的軍工企業慢慢的倒閉,一小部分沒有倒閉的也不得不專營其他,這跟共和國沒有做好準備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現在國家做好了準備,那麼張揚可以一試,恰好,張揚原本還想打這方面的主意呢,沒想到瞌睡就來了送枕頭的,但是如果國家沒有做好準備,張揚就堅決不會去幹這件事,明知道沒有結果的事,還撲上去,何苦來哉。
“我很想告訴你,是但是事實不是這樣的,我只能說,星空集團是一個試點,如果有成效的話,那麼這個政策會迅速出來,如果沒有成效的話。”後面的話總理沒說,但是張揚也能夠猜得到,如果沒成效的話,那麼恐怕這種情況只能慢慢來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事情總要一步步的來。
良久張揚想了想才開口說道:“這個事情我做了。但是我希望不是成立一個子公司,而是星空集團全資收購幾個軍工企業,獨自研發不過高層必須和星空集團簽署一個保密協議,那就是如果將來星空集團取得了成果,國家不能以任何名義以及手段取得這些成果,只能讓星空集團自己選擇運營。”
總理苦笑了一聲,他知道張揚這是不相信政府,但是他又不能說什麼,畢竟這種事情國內不是沒發生過,雖然有些東西並不是國家本意,但是不管是任何原因,在外界看來,這就是政府的事情。
“這個事情我會和主席商量一下,如果有了結果,我會給你打電話的。”總理想了想,並沒有答應下來,總理當然知道,如果真的簽署這個合同的話,恐怕到時候他和主席的大名都要簽署上去,並且還要以共和國的名義簽署上去,不出事還好,出事了,他們將來在歷史上估計就是罪人,但是這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星空集團發展的好話,國家經濟因此而徹底放開,那麼他們就將來是共和國最大的功臣之一
一句話,一面是遺臭萬年,一面是千古流芳。這種選擇,哪怕是一號也會有很大的壓力。
第四百九十三章 蝴蝶效應(四)
張揚沒想到僅僅是因為一個白素的事情會引出如此之多的大佬來,飯菜很簡單,席間總理微笑著跟張揚說,這頓飯是他用自己工資請的,席面就很簡單了。張揚倒是不在意席面簡單不簡單,只是張揚沒想到總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