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佔領的城池,使齊國最終復國。這場戰爭的勝利,使齊國又存在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後,秦國滅掉齊國,最終統一了中國。在田單大敗燕軍的時候,齊國的太子,也就是繼位的齊襄王,重新掌管了齊國,齊國仍然是戰國七雄之一。

這樣,齊襄王就把他的國都又移到臨淄,但是齊襄王並不是一個長壽的人,只做了19年國君就死了。死了以後,他的兒子田建繼位,大權掌握在他的母后手裡,這就是君王后。君王后這個人,對秦國一直奉行“事秦”的國策,不和秦國對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長平之戰,趙國缺乏軍糧,向齊國求救,君王后下令不給,不摻和秦趙之間的事。趙國沒有軍糧,最後兵敗,損失了45萬主力,從此一落千丈,而這個決定,就是君王后做出來的。

君王后死後,齊王建一直奉行對秦國友好的政策,這個政策恰恰和秦國遠交的“交”相吻合。這樣齊王田建在位,可以說前43年沒有遇到危機。到第44年,王賁率領大軍來了,而且派了一個使者,他一相信,最後就餓死了。所以這個齊王田建,在國策上犯了一個大錯誤。齊王田建的糊塗,我們還可以舉幾個例子。曾經有一次,齊王建準備到秦國去朝拜秦王,這是一件很丟人的事,結果被手下的一個人攔住了。他說大王不要走,你想想我們擁立你為齊王,是為你當王才擁立的,還是為了國家才擁立的?齊王建說,當然是為了國家。既然是為了國家,你怎麼能拋棄國家到秦國去呢?這樣,齊王建才沒有去。這件事被另一個官員知道了,這個官員就以為齊王改變國策了,他親自去見齊王建,提了兩條建議。第一,我們齊國還有幾十萬軍隊,五國雖然滅了,但是三晉亡國以後,不願意亡國的官員都到了齊國,有幾百人。楚國亡了,楚國的官員到了齊國,也有幾百人。如果大王給三晉的官員十萬人,給楚國的官員十萬人,讓他們各自回去開展復國運動,這下子秦國的兵力就分散了,我們齊國就不至於亡國。雖然有一些誇大之詞,但總的來說,不失為一個比較好的救國方針,但齊王建聽不進去,不予採納,還是奉行不得罪秦國的國策。那麼齊王田建奉行這個國策,到底是為什麼呢?理由有三條,這個理由行得通行不通是一回事,這三條是,第一,不願得罪秦國,因為齊國是秦國遠交近攻的受益者,齊國和秦國不交界,就不會直接受到秦國的軍事打擊,這樣一來,就願意和秦國保持友好,保持自己短暫的和平,就不去幫助其他國家,主要是不幫助三晉。韓趙魏直接靠著秦國,屬於秦國近攻的物件,齊國屬於遠交的國家。範睢向秦昭襄王提出遠交近攻的戰略,這個策略,讓三晉深受其害,讓齊國得到短暫的和平。但是三晉亡國,齊國的亡國也就快了。這個國策是有巨大代價的,但是這個代價齊國並沒有看清。第二個原因就是金錢戰,秦國用金錢收買了齊國最重要的,有權力的大臣宰相後勝。權臣被收買,所以誤導了齊王。第三個原因就是五國伐齊,對齊王田建有巨大的影響。五國伐齊中間,就包括韓趙魏,所以齊國從此對韓趙魏是有看法的。不是聯手滅我嗎?現在你們受到秦國的攻擊,我也不管。但是他忘了唇亡齒寒的道理,這個所謂的教訓,也誤導了他。齊王田建一直執行這個錯誤的國策,最後愚蠢到交出自己的國家,把自己餓死了。所以我們覺得,齊國的失敗,首先是國策的失敗。從齊國中期到晚期,他的國策出現一連串的錯誤,這就給了秦國足夠的理由。所以秦國滅齊,是齊國自身衰弱和犯錯誤導致的,這是齊國滅亡的第一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政治腐敗。君王后執政15年,死了,臨死的時候,給田建說了一句話,說大臣中間有一個值得重用的。田建是個窩囊廢,聽說有一個可以重用的,趕快說,我拿筆記下來。等他拿出紙筆,叫君王后說,君王后說我忘了。這個事兒史書記載就是這個樣子,但是我不相信君王后忘了。君王后能識別齊襄王流落到民間作了傭人,直到人家氣度不凡,將來有作為,你說她能看不出來大臣中間誰可以用嗎?那為什麼最後不說,我說一個事實,君王后死了以後,齊王田建名義上是國君,但沒有能力掌管國政,齊國的國政落到君王后的弟弟,後勝的手裡。我的看法是,君王后已經看出她死後,後勝要掌管國政,也知道齊國的大臣哪一個可堪大用。她本來想說,但是說的結果會導致齊王建倚重大臣,而她的弟弟則失去權力,所以她欲言又止。後勝是一個極其貪婪的人,後勝是齊王建的舅舅,又是宰相,有很大的權力,非常富有,他還貪婪。秦王贏政要的就是他的貪婪,所以秦國打了一張牌,就是金錢牌,給後勝送了大量的金錢,不但對後勝行賄,而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