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部分

帝的。但是趙高看見大臣們都沉默,大臣們無言的反抗讓他感到心虛,他上那個大殿,就覺得好像是汶川地震一樣,地動山搖,椅子都坐不住,心虛到了極點。所以,他不敢當皇帝了。他選來選去,選了一個人。但是,他先立了規矩,他說,過去秦始皇那個時代不但擁有關中之地,而且擁有整個天下,那個時代叫做“皇帝”。現在不同了,現在秦國只有關中這一塊,函谷關以東的土地已經被重新立國的六國所佔領,那就是說秦國的土地已經大面積地縮水了,既然土地面積縮水了,那這個“皇帝”就不能叫了,咱們還恢復原來的說法,叫秦王。這就是“秦王”的來歷。

第二個問題,就是子嬰,子嬰是誰?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得回答,因為是子嬰殺掉了趙高。根據我們現在看到的《史記》文獻的記載,子嬰身份有三種說法。《秦始皇本紀》的記載,他是秦二世的侄子,這是第一種說法;《李斯列傳》的記載,他是秦始皇的弟弟,這是第二種說法;另外,《史記》的《六國年表》記載,他是秦二世的哥哥。其中,以秦二世的侄子這個說法最流行,大多數人都用這個說法。而且說這個侄子不是別人,說他是被殺死的那個公子扶蘇的兒子。這樣一來,子嬰的身份,《史記》司馬遷的記載有三種說法。那麼,哪一種是比較正確的呢?我們先說一說那個最流行的,就是秦二世他哥哥的兒子,也就是秦二世的侄子。這個說法有兩點問題。

第一,年齡不符。因為他要是扶蘇的兒子的話,我們可以算一算他有多大年紀。秦始皇是四十九週歲,虛歲五十歲死的,我們就按五十歲算。秦始皇五十歲死,他多大歲數生他的皇長子扶蘇的呢?歷史沒有記載,我們推算一下,就按十七歲生兒子來算。如果他十七歲生兒子,那麼就得十六歲結婚啊,這個就差不多是夠早的了。十六歲結婚,而且十七歲就生了扶蘇了,那麼這就意味著秦始皇跟扶蘇的年齡相差了十七年。秦始皇死的時候,扶蘇的年齡應當多大呢?應當是三十三歲,五十減十七不是三十三嗎?

扶蘇的兒子,我們再算一算。扶蘇死的時候三十三歲,假如說扶蘇也是十七歲生兒子,生了個子嬰。是這樣的話,那麼當秦二世繼位的時候,你用三十三歲減十七歲,秦二世繼位的時候,那個兒子多大呢?十六歲。秦二世就做了三年皇帝,那麼扶蘇的兒子十九歲,這是最大的年齡了。假如說他是扶蘇的兒子的話,就是秦二世的侄子的話,他只能是,在秦二世被殺的時候,他十九歲。但是,史書明確記載,子嬰在刺殺趙高之前和他的兩個兒子在一塊兒密謀,他和他兩個兒子商量,商量好以後,把趙高殺了。你想想,他才十九歲,他就和他的兩個兒子商量。他十九歲,我們也按他十七歲生兒子,他兒子就只有兩歲。兩個兒子,都算雙胞胎,和他兩個兩歲的雙胞胎兒子商量怎麼把趙高給做掉,這能成立嗎?說不過去,年齡不符。因為史書明確記載,子嬰殺趙高的時候是和他兩個兒子在一塊密謀的。你要這樣一算,秦二世的侄子這個說法不成立。

再一個,地位不稱。趙高在立子嬰的時候說過一句很重要的話,他說子嬰在老百姓中間很有影響。假如子嬰是扶蘇的兒子,那麼他只有十九歲,他在老百姓中間有多大的影響?那也不過相當於咱們現在一個八零後,甚至相當於一個九零後,你說他在全國老百姓中間有多大影響?這不可能。所以“二世兄子說”,也就是秦二世侄子這一說也不能成立。

另一個說法呢,說他是秦二世的哥哥,此話也不可靠,雖然是《史記·六國年表》明確記載的。它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何以苟活?就是他怎麼能活下來?我們知道秦二世當了皇帝以後,他把所有的兄弟姐妹都視為政治對手,都殺光了。為什麼子嬰能活下來啊?這是第一點。活不下來的。

第二點,史書還記載,當秦二世要殺蒙恬、蒙毅的時候,這個子嬰是挺身而出,勸秦二世不能殺,而且勸的話說得非常重。子嬰怎麼說呢,他說你現在要殺蒙恬、蒙毅,就像趙國的亡國之君趙遷殺那個大將李牧;就像齊國的亡國之君田建,他殺他的忠臣。你想想,把秦二世比作亡國之君,他要是秦二世的哥哥,他不被殺已經是萬幸了,他還敢說這樣話?而且說完以後,秦二世不予計較,沒有追究責任。這個話絕不可能是秦二世的哥哥說出來的。那反過來也證明這個人在與秦二世的關係上是有特殊身份的一個人,他不可能是秦二世的哥哥。他要是他哥哥,要麼被殺,要麼小心謹慎得一句話都不敢講,怎麼敢說這麼重的話?不可能。

最後剩了一說,他是秦始皇的弟弟,這一說出自《李斯列傳》。那麼,這一說可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