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不能說這個人政治成熟,至少說這個人有一定的政治頭腦。第二,趙高對他有畏懼心理。趙高搞了那麼多陰謀詭計都是瞞著胡亥的,他不敢讓胡亥知道真相。一旦他做了丞相,他最怕的就是胡亥向他追究關東起義軍越來越強的這個事情,向他問責他就害怕了。所以應當說,趙高還是對胡亥有畏懼心理的。第三,胡亥在處理李斯的案件中間受了趙高的矇蔽,但也表示了一定的謹慎。就是他殺李斯的時候,他對李斯極端不滿的時候,首先是查他的兒子李由有沒有通敵、通賊,這說明他總要找一個理由的。當李斯歸趙高審理以後,趙高把李斯供認的叛亂的事情告訴胡亥的時候,胡亥並沒有批准去殺李斯,他一定要親自派人去複查,只不過這個複查被趙高利用了,李斯被騙了,胡亥也被騙了。胡亥得到的是李斯的假供詞,真供詞李斯不敢講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胡亥才認為證據確實,殺了李斯。所以我們從這三件事情上來看,胡亥並不是完全昏到那種什麼都不懂。可能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就覺得胡亥完全是一個傀儡,我覺得未必。那麼胡亥不是趙高手中的傀儡,他是什麼呢?他是受了趙高的欺騙。也就是說,趙高愚弄了秦二世。
'畫外音' 透過王立群教授的分析,可以看出胡亥並不是趙高的傀儡,只不過趙高在很多事情上欺騙了胡亥。因為趙高很會奉承,善於偽裝,再加上有擁立之功,所以深得胡亥的信任。據《史記》記載,在胡亥心目中,趙高是一個積善行德、忠誠、講信義的好人。可是趙高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朝中的文武大臣自有公論。那麼為了防止大臣們的說三道四,趙高究竟是憑藉怎樣的手腕來愚弄胡亥的呢?
趙高愚弄秦二世主要是兩條,在兩個方面愚弄了秦二世:一個叫隔絕;第二個叫斷臂。我們先講什麼叫“隔絕”。所謂隔絕,就是講的趙高隔絕了秦二世和大臣的聯絡。這件事怎麼做到的呢?因為一旦大臣們跟秦二世失去聯絡,那麼秦二世就成為一個孤家寡人了,趙高就好控制他了。他怎麼做的呢?其實這個事很簡單,趙高做得很巧妙。趙高跟秦二世說了一番話,說你很年輕啊,才二十一歲就當了皇上,手下的大臣都是當年皇上的舊臣,你對朝政並不熟悉,如果你和大臣們在一起商量著處理朝政的時候,你很可能會出現失誤,如果你處理朝政一旦有失誤,等於把你的短處表現在大臣的面前,所以你最好的辦法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是不見大臣,你自己深居在皇宮裡面,然後咱們兩個來商量處理朝政,這樣你就在大臣中間不顯示你的短處,你不懂的地方,你處理不當的地方我會告訴你。這樣你在大臣面前永遠是很神秘、很正確、很高明。這一說就符合了胡亥的心理,胡亥很願意啊,這是方便。再一個——信任,因為胡亥最信任的就是趙高,這個信任是兩點造成的:一個,趙高是他的老師,教他法律,教他書法;第二,趙高首先倡議發動沙丘政變,讓他當上了皇上,所以他很感謝趙高。第三還有一個好處,他兩個人在宮中怎麼商量處理朝政,大臣們一無所知,這樣大臣們就不知道胡亥的短處,在大臣們中間表現自己還很高明,這叫“示高”,顯示自己高明。一是方便、二是信任、三是示高,那你想想,胡亥當然願意了。趙高為什麼主動提出來讓秦二世不要在朝廷去和大臣們商議,而在宮中和他來商議呢?這就是趙高的用心:第一,他害怕大臣告狀;第二,便於控制秦二世,就這兩個原因。趙高當了郎中令以後,報私怨殺了很多人,他唯恐大臣們在跟秦二世處理朝政的中間會把自己的這些醜事揭露出來。現在秦二世不出宮,大臣們再也見不著他了,自己的短處就不會暴露,自己的那些劣跡就不會暴露了。再一個呢,便於對秦二世的控制。秦二世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很多事情根本不懂,不知道怎麼處理,如果和大臣們在一起的話,他就會發現很多人都能幫他,現在只和趙高在一起商量事情,那當然趙高對秦二世的控制就大大加強了。所以出於這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想省事,一個想控制,那兩個人湊到一塊兒剛好,咱甭上朝了,咱師生兩個人就在宮廷裡面,事兒該怎麼辦,我說說,你說說,咱倆一說好,發個詔書下去,這樣就辦了。實際上秦二世不明白,這就是他被愚弄的最要命的一點,你想想在這種背景之下,秦二世一個大臣都見不到。我們上一集講到李斯之死,李斯死得非常冤!李斯之死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皇帝跟大臣不見面。不見面就缺乏一個溝通,這是非常危險的。大家記得我們講漢武帝的時候,講漢武帝晚年發生的巫蠱之禍,衛子夫被迫自殺,他的兒子被迫起兵殺江充,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漢武帝晚年衛子夫見不到他,他的皇長子劉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