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讀大學期間,特別擅長辯論。一次辯論中,他舌戰群雄,論點擲地有聲,因為他從一張紙上讀出了一連串統計數字。當辯論結束後,有人拿起尼克松讀過的那張紙,發現一個字也沒有。他是憑空編造了一些數字,煞有介事地讀的。

日本的一家報紙曾報道過這樣一則社會新聞:“新婚家庭中三成的廚房不備菜刀……”雖然快餐店、速食品在日本社會十分風行,但這“三成”的數字依然有些駭人聽聞。一家電視臺對這條訊息很感興趣,立即派專人追蹤訊息的來源,從專欄作家和採訪者起,一層一層往下追。最後發現,這“三成”數字竟是毫無根據的“謊言”。

生活中,事業中,我們如果一見到數字,就立即認為這是具體的、真實的,沒有主觀部分的加入,那就大錯特錯了。數字一方面固然具有客觀性,但另一方面數字又是由人來運用的,一個數字被提出來,提供數字者的主觀意識早已被融入其中了。即使是統計學家,他也可以採用那種對僱用他的機構有利的統計方法,甚至歪曲統計數字。臺灣電視界曾鬧過這樣的笑話:三家覆蓋同一地區的電視臺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進行收視率調查,結果,第一家打出的廣告是“收視第一”,第二家是“勇冠三臺”,第三家是“拔得頭籌”,可見統計資料全是虛假的。

歷史上,利用數字進行造假的現象也十分普遍。赤壁之戰時,曹操只有30萬大軍,但他號稱80萬,把東吳的張昭之流嚇得屁滾尿流,老是要孫權俯首稱臣。幸虧諸葛亮、魯肅等不為謊言所矇蔽,為孫權證實,曹軍只有30萬,堅定了他聯劉抗曹的決心。

戰國時,孫臏率兵伐魏,詐稱糧盡撤退,龐涓立刻追趕,查知齊兵火灶大約有10萬個。

龐涓說:“10萬個火灶每日要多少糧食?遠地運糧怎麼能夠用?”於是催兵急追。

孫臏第二天又減為5萬灶,龐涓大喜。

又過了一天,孫臏將火灶減為3萬。

龐涓拍掌大笑說:“我早就知道齊兵膽怯懼戰了,不過三天,士兵已逃亡大半,此時不追,更待何時?”

於是龐涓親自督輕騎追趕,到達馬陵時,一路上只見樹又大又濃密,天色也昏暗下來。龐涓見樹上有白字,舉起火把照看,上面寫的是:“龐涓死於此樹下。”龐涓大驚,速令撤軍,此時,箭如雨落。龐涓身中數箭而死。

曹操用數字來騙人被人識破,而孫臏則成功了。所以,有些時候,我們對數字不可掉以輕心。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六、三人成虎,借雞下蛋�(1)

《戰國策?秦策二》裡有這樣一個故事:

“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牆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

這則故事中,本來曾子的母親是十分自信自己的兒子不會殺人的,但三個人都來說同樣的話,她就失去自信,跟著相信了。

所以,《戰國策?魏策二》裡又說:“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淮南子?說山訓》中也說:“三人成市虎。”這也就是說,無論什麼事,說的人一多,假的就會被別人當做真的。

傾向於隨聲附和的從眾心理,是我們人性的諸多弱點之一。一些流行的事物、一種時尚,就是使用類似的方式製造出來的。

懂得這個奧妙的人便努力製造一個絕大多數人都持有相同意見的環境,對於處在這一環境中的人,即使知道自己的意見正確,也可能會因懷疑自己而放棄,轉而去贊成多數人的錯誤意見。

某廠家新推出一種滋補品,本來並沒有人相信,結果他大做廣告,又利用得冠軍的運動員在電視上現身說法,漸漸使得很多人相信了。這一來,本來並不相信的那些人也相信了。每年到了中高考前夕,不少家長還紛紛去購買,說是給孩子加強營養,補腦。其實,後來據科學家揭露,這種滋補品一點作用也不起,不過是些蜜汁而已。但由於相信的人多了,大家也就都信了。

當然,那些真正的智者是不會從眾的。

小澤征爾以世界第一流指揮家的風度,全神貫注地揮動著他的指揮棒,演奏著具有國際水準的樂章。可是,在演奏中,小澤征爾發覺樂曲中出現了很不自然的地方。開始他還以為是演奏家出了毛病,就重新演奏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