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夀帶人趾高氣揚地來到大門前時,恰好李景隆率一群都督、指揮使、指揮僉事來到大門前。李景隆面帶溫和笑容,雙手一拱說:“周王殿下別來無恙啊?”�
朱夀不客氣地說:“表侄,誰給你這麼大的權力,光天化日之下,膽敢陳兵王府?意欲何為?要造反嗎?”�
李景隆說:“周王殿下,這是我最後一次叫你殿下……”�
朱夀火了,指著他鼻子說:“大膽李景隆!你想犯上嗎?”�
李景隆跳下馬來,面南而立,平靜又擲地有聲地說:“有旨意,朱夀聽宣。”說罷從陳暉手裡接過裝在錦囊裡的聖旨,當眾展開。�
朱夀六神無主地四下望望,只得跪下,他一跪,他身後的王府官吏也都跪在了他身後。�
李景隆念聖旨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察朱夀有負皇恩,不守祖制,私練兵勇、干預地方,魚肉鄉里,陰謀篡逆,著割去藩王,廢為庶人,籍沒家產,押解回京議罪,欽此。�
朱夀一時冷汗如雨,叩了三個頭,他沒想到厄運降臨得如此迅猛,早知如此,早就該動手了。事已至今,說什麼都晚了,他聲音抖抖地說:“臣謝恩領旨。”當他爬起來時,又變了一副臉孔,聲稱這是陰謀,有人想陷害於本藩,這不算完。�
李景隆說:“表叔這話回去當皇上說吧。”接著臉一沉,下令將王府助紂為虐的大小官吏悉數鎖了,回京發落,財產立即查封。�
士兵一擁而上,將劉玥、崔道等大小官吏一一捆綁,這些人面面相覷,劉玥垂頭喪氣地說:“來得好快呀!”�
《永樂大帝》第十章(5)
四
內宮太監混堂司庫房是專門放置木盆、唾盂、夜壺之類雜物器皿的,這裡陰暗潮溼,又有黴臭之氣,平時李謙從不到這地方來。�
現在,寧福將李謙領過曲曲折折的窄巷,來到了混堂司一個倉庫前,寧福叫管庫小太監開啟門,管庫小太監說:“是,掌印老爺。”�
開啟門,寧福就讓李謙進去。�
李謙不得不從,直到此時,他還不知道他犯事了呢。跟著寧福走進光線很暗的庫房,李謙有點發毛,他望著堆積著的洗澡木盆、便桶、唾盂、夜壺、竹刷子等物,不得要領地問:“掌印老爺,這是裝馬桶、尿壺的混堂司庫房吧?寧公公莫非貶我上這來當差嗎?”�
寧福笑笑說:“這主意不壞吧?這地方多清淨,活又不累。”�
李謙臉黃了,強撐著說:“公公,這我可得去問問皇上,我可是伺候皇上的殿上貼身太監啊。”�
寧福皮笑肉不笑地說:“貼身有什麼用?你拍拍自己的心口窩,你和皇上貼心嗎?”�
李謙呆住,卻硬撐著說:“我沒做錯什麼事呀。”�
寧福說:“你做了什麼,你心裡明白,告訴你吧,別自作聰明瞭,你用二十兩銀子買通的同鄉,在我手上,信也在我手上,你還要對質嗎?”�
李謙一下子頹了。�
寧福說:“好好在這待著吧。你碰上當今皇上這樣心慈面軟的,算你的造化,依我,早一根繩子把你勒死,扔到聚寶門外餵狗去了,你沒事多給皇上磕幾個頭吧。”�
說罷,寧福走了出去,小太監在門外落了拳頭大鎖,倉庫裡頓時一片黑暗。�
寧福正要向皇上奏報這事,這天在宮裡碰上了皇上。�
朱允炆與馬皇后在御花園中漫步。迎面,寧福帶幾個小太監過來,一見皇上,他們忙閃到一旁垂手侍立,他叫了一聲“皇上”,正想借機說說李謙的處置,朱允炆沒聽見,也沒在意。�
朱允炆隨便地同寧福點點頭,已經走過去了,忽然又回頭站住,問他:沒把小保子怎麼樣吧?�
寧福說:“回聖上,他還活著呢,皇上不是不讓殺嗎?”�
馬皇后也知道了他背主私通朱棣的事,感慨地說,想不到他這麼個小東西,也敢背主欺君。�
寧福說,都是聖上太心慈了,過去我們伺候太祖那時候,有個小太監因為憋不住,在殿上放了個屁,都被處死了,若碰上小保子這樣吃裡扒外的,還不得點天燈、凌遲處死呀。�
朱允炆卻說小保子也算有良心的。朱允炆也想殺他,可將心比心,他又可原諒。你們不是知道嗎?如果沒有燕王四叔保護,小保子哥倆就都被淨身了,他家也就絕後了,小保子要報答燕王,情有可原,這才決定饒他不死。�
馬皇后說,皇上真是菩薩心腸,前世說不定是觀世音的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