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受人滴水之恩,便當湧泉相報。”這句話老身絕對贊同!但報恩的形式和方法多種多樣,選擇怎樣合適的方式和方法去報恩就成了一門學問。我的看法是:一定要選擇一種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法,絕對不能拿兒女們一輩子的幸福去報恩。

二、我的家庭背景和“瓦肆”之間的關係

老身一家三口,本是東京人。丈夫閻公,是個非常喜愛音樂藝術的人,彈得一首好琵琶,又唱得一口好歌賦。因為當時,隨著農業的發展,商業日趨繁榮,人口不斷向大都市聚集,都城汴京人口最多時,已超過百萬。並且,市民階層已經出現。百戲雜技藝人流落到民間要養家餬口,市民階層因文化生活需要娛樂,就接納了百戲雜技藝人。百戲雜技在市井演出需要場地,於是“瓦肆”就應運而生了。“瓦肆”是隨著宋代市民階層的形成而興起的一種遊樂商業集散場所,又稱“瓦舍”、“瓦子”、“瓦”等。取名“瓦舍”,是勾畫其特徵,與建築樣式無關。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解釋說:“瓦舍”,取其“來時瓦合,去時瓦解”之義,易聚易散也。孟###的《東京夢華錄》上說:北宋京都開封“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裡瓦,其中大小勾欄五十餘座。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裡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瓦肆”中為了便於表演和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