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二十多年來,無論在北大荒開墾荒地,還是在工廠管理企業,自己一直都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生怕辜負了組織和工友們對於自己的期望。尤其是組織上把這個副處級的廠長職務給了自己以後,作為主管生產的副廠長,儘管自己有多次可以轉正為廠長的機會,可考慮到自己的知識水平有限,不求名貪利的心理強迫自己每次都把機會讓給了年輕人。

近幾年來,工廠的生產遇到了困難。作為一名生產副廠長,很少有人能在他包大成的辦公室裡找到他,大多數的時間他都和車間裡的工人一樣,摸爬滾打在生產的第一線。產品質量上去了、產量也上去了,他本以為這樣就可以把廠子搞好,大夥就能夠有好的收入來改善生活。可事情的結果並不遂他願。無可挑剔的產品質量、近乎為零的次品率並沒有給工廠帶來輝煌的前景。

貨款變成了高階轎車、變成了別墅、變成了飛機票、變成了歌舞昇平的糜爛生活......於是乎,生產資金不再充裕、滿負荷生產再也得不到保證、工廠不得不在匱乏的資金下一次次停產。他傻眼了,他感到自己對不起那些在生產一線打拼的工友。

他太想為大家做點事了。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從來不願意轉正的他,在工廠近乎倒閉的困境中,他站了出來。為了工廠的起死回生,一向不願求人的他,求爺爺告奶奶地拉下臉皮到處化緣。市政府、銀行、擔保公司......能走的地方几乎都走了,儘管結果不是很理想,可他已經盡了力了。

為了能夠儘早尋求到資金,重新啟動工廠,年過半百的他自掏腰包,拖著多病身子風裡雨裡的南下北上,他不叫苦不叫屈。可就在自己即將成功時,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卻給了他致命的傷害,並最終使得這個有著輝煌歷史的國有大廠在自己的手上走到了盡頭。

想想那些因閒置而生鏽的機器、想想那些因失業而貧困的職工,再看看自己的一片苦心所換來的這個結果,包大成死的心都有過。他怎麼都想不明白:像自己這樣兢兢業業、毫無私心為大夥做事的人,怎麼總是遇到這些讓他理解不了的人和事!同樣是人,為什麼有的人非要以犧牲別人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私慾?

想著那一張張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模糊不清、殘缺不全的小紙條(欠條)包大成的心在流血:就是這不起眼的一張張小紙條,騙走了工廠幾車、十幾車甚至幾十車的產品;也正是這一張張的小紙條,蠶食著幾千名職工的既得利益。當幾千名職工為生存而發愁時,又有多少人從這一張張的紙條中滿足了貪慾?

這些小紙條是紅棉紡織廠致衰致敗的禍根。工廠衰敗應不應該有人負責?應該由誰來負責?包大成陷入了沉思......

下班後,包大成沒有回家,他徑直向原紅棉紡織廠的方向走去。

工廠的大門已經經過了整修,名字也已經換成了‘源徽紡織公司’,整個外觀已經沒有了紅棉紡織廠曾經的痕跡,只有大門兩側還在經營的店鋪可以讓人回憶起紅棉廠過去的歷史。工廠後面的院牆倒塌了一個口子,開口的外面,是外地人隨便搭起的一片‘棚戶住宅區’。這多危險,工廠的產品很容易就會被偷竊!想到這裡,包大成撿起地面上散落的磚塊,一塊塊地封堵起來......

站在高處,看到工廠內破爛不堪的雜料庫,包大成一陣心酸,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直到院內傳來隆隆的機器聲,他的心才得到些許安慰,轉身向家的方向走去。

第三十章 93、轉戰瀋陽城(1)

付東海和楊林在大連找了幾天,也沒找到債務人——大連海運商店的王清光。在海運商店的原址上已樹立起了‘春雨茶莊’的牌子。

春雨茶莊老闆姓李,六十多歲了。據李老先生講,他是一年前從別人手裡接過來的茶莊,關於海運商店的事他一點都不清楚。也就是說在春雨茶莊之前這個店鋪就是茶莊。

距離春雨茶莊不遠的一個經銷裝飾材料的女店主告訴付東海:海運商店原來的確就在春雨茶莊現在的位置,而且,這個女店主也認識王清光,可王清光現在去了哪裡,她不清楚。這讓付東海感到多少有了一點希望:畢竟王清光的確在這裡活動過,應該有更多的人會了解他的情況。他決定在大連中心區的幾個經銷裝飾材料的主要街區進行拉網式地搜尋。

一大早,兩個人再次來到了海運商店所在的一條商業街打探。他們沿著足有兩公里長的街道挨個店面進行探訪,可一上午下來,還是沒有海運商店的下落。

中午時,飢腸轆轆的付東海領著楊林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