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後,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群體的道德水平十分低劣。
這種情況當然經常存在。但為何是這樣呢?這不過是因為我們從原始時代繼承了野蠻和破壞性的本能,它蟄伏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孤立的個人在生活中滿足這種本能是很危險的,但是當他加入一個不負責任的群體時,因為很清楚不會受到懲罰,他便會徹底放縱這種本能。在生活中,我們不能向自己的同胞發洩這種破壞性本能,便把它發洩在動物身上。群體捕獵的熱情與兇殘,有著同樣的根源。群體慢慢殺死沒有反抗能力的犧牲者,表現出一種十分懦弱的殘忍。不過在哲學家看來,這種殘忍,與幾十個獵人聚整合群用豬犬追捕和殺死一隻不幸的鹿時表現出的殘忍,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群體可以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但是也能表現出極崇高的獻身、犧牲和不計名利的舉動,即孤立的個人根本做不到的極崇高的行為。以名譽、光榮和愛國主義作為號召,最有可能影響到組成群體的個人,而且經常可以達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像十字軍遠征和1793年的志願者那種事例,歷史上比比皆是。只有集體能夠表現出偉大的不計名利和獻身的精神。群體為了自己只有一知半解的信仰、觀念和隻言片語,便英勇地面對死亡,這樣的事例何止千萬!不斷舉行示威的人群,更有可能是為了服從一道命令,而不是為了增加一點養家餬口的薪水。私人利益幾乎是孤立的個人惟一的行為動機,卻很少成為群體的強大動力。在群體的智力難以理解的多次戰爭中,支配著群體的肯定不是私人利益——在這種戰爭中,他們甘願自已被人屠殺,就像是被獵人施了催眠術的小鳥。
即使在一群罪大惡極的壞蛋中間,經常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他們僅僅因為是群體中的一員,便會暫時表現出嚴格的道德紀律。泰納讓人們注意一個事實,〃九月慘案〃的罪犯把他們從犧牲者身上找到的錢包和鑽石放在會議桌上,本來他們是很容易把這些東西據為已有的。1848年革命期間,在佔領杜伊勒利宮時呼嘯而過的群眾,並沒有染指那些讓他們興奮不已的物品,而其中的任何一件都意味著多日的麵包。
群體對個人的這種道德淨化作用,肯定不是一種不變的常規,然而它卻是一種經常可以看到的常態。甚至在不像我剛才說過的那樣嚴重的環境下,也可以看到這種情況。我前面說過,劇院裡的觀眾要求作品中的英雄有著誇張的美德,一般也可以看到,一次集會,即使其成員品質低劣,通常也會表現得一本正經。放蕩不羈的人、拉皮條的人和粗人,在有些危險的場合或交談中,經常會一下子變得細聲細語,雖然與他們習慣了的談話相比,這種場合不會造成更多的傷害。
群體雖然經常放縱自己低劣的本能,他們也不時樹立起崇高道德行為的典範。如果不計名利、順從和絕對獻身於真正的或虛幻的理想,都可算做美德,那就可以說,群體經常具備這種美德,而且它所達到的水平,即使最聰明的哲學家也難以望其項背。他們當然是在無意識地實踐著這些美德,然而這無礙大局,我們不該對群體求全責備,說他們經常受無意識因素的左右,不善於動腦筋。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他們開動腦筋考慮起自己的眼前利益,我們這個星球上根本就不會成長出文明,人類也不會有自己的歷史了。群體的觀念、推理與想像力
提要:(1)群體的觀念。基本觀念和次要觀念/相互矛盾的觀念為何能夠並存/高深的觀念必須經過改造才能被群眾所接受/觀念的社會影響與它是否包含真理無關。(2)群體的理性。群體不受理性的影響/群體只有十分低下的推理能力。它所接受的觀念只有表面上的相似性或連續性。(3)群體的想像力。群體有著強大的想像力/群體只會形象思維,這些形象之間沒有任何邏輯關係/群體易受神奇事物的感動,神奇事物是文明的真正支柱/民眾的想像力是政客的權力基礎/能夠以事實觸發群體想像力的方式。
(1)群體的觀念
我們在前一本著作研究群體觀念對各國發展的影響時已經指出,每一種文明都是屈指可數的幾個基本觀念的產物,這些觀念很少受到革新。我們說明了這些觀念在群體心中是多麼根深蒂固,影響這一過程是多麼困難,以及這些觀念一旦得到落實所具有的力量。最後我們又說,歷史大動盪就是這些基本觀念的變化所引發的結果。
我們已經用大量篇幅討論過這個問題,因此我現在不想舊話重提。這裡我只想簡單談談群體能夠接受的觀念這一問題,以及他們領會這些觀念的方式。
這些觀念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