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中學上七年級和八年級,相當於臺灣的初一和初二。聖瑪麗中學是一所l950年創立的天主教公立中學,由於是義務制教育,因此學校的學費全免。在那所學校裡,教學樓建成教堂的模樣,老師大部分是修女,她們為人嚴肅認真,但是充滿了愛心。在聖瑪麗讀書的兩年裡,每天早上、中午和下課,我都會和老師同學做三次禱告,禱告詞已經爛熟於心,到現在還可以脫口而出。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直到永遠。阿門!

在聖瑪麗中學的禱告,讓我第一次感覺到了宗教的力量,它滌盪我的心靈,讓我感覺到寬容,仁愛。我們要去教堂“望彌撒”、“領聖體”,這讓我十分驚奇。這也許是我不知不覺與西方文化碰撞的第一步。

去美國之前,我只學過半年英語,因此,語言障礙成為我面臨的最大難關。剛開始,同學和老師說的話,我幾乎一句也聽不懂,那種感覺非常痛苦,那“催眠”一般的語速,總讓我在課堂上打起瞌睡,有時候,聽到同學們因為老師的一句笑話笑得前仰後合,我才從夢中驚醒,但還是摸不著頭腦。天書一般的英文,開始讓我有些望而卻步,後來,我乾脆帶幾本中文的武俠小說到課上去讀,因為覺得怎麼聽也聽不懂,還不如看小說。美國的教育頗為寬鬆,修女老師看到了,多半不會當面指責你,而是聽之任之。

其實,我心裡是暗暗憋了一股勁的。那麼聰明的我,不應該被語言絆倒啊!於是,我找了一大本英

文單詞來背,經常背到半夜,不會的就一次次地翻厚厚的中英對照字典。不過,沒多久,我就發現這並不是學英文的最好方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