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不管這些了。”
北京的服裝市場,以前幾近於空白的少女服裝現在成了商場裡最熱銷的商品之一。琳琅滿目的櫃檯裡擺滿了各種針對14歲到17歲女孩的名牌服裝,價格從數百元到幾千元不等。
在最近的一項社會調查中發現,新時代女孩往往還是新產品使用的“領頭者”。無論經濟窘迫與否,面臨真正喜歡的東西時,她們往往顯現出驚人的爽快,絕不計算、毫不猶豫地掏錢包。
調查還發現,現代女孩雖然不願儲蓄,但並非等於不願投資。儘管實際生活與預期目標會有差距,但一部分人已勇敢地打破了“積穀防饑”的傳統消費觀念,將收入再次投入流通領域,以期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她們當中的一部分人說:“我們也沒有儲蓄,不是不想存,確實是沒錢可存。”
而趙洋的父親就對記者抱怨:“我這個女兒,身上有10元錢,就敢打的,好像有十萬八萬似的。”女兒卻不以為然:“有十萬八萬的幹嘛還要去打的,有5萬夠付首期,我就買小汽車了,有了小汽車,我就可以掙更多的錢。”
社會學家們稱,越來越開放的經濟社會使新時代女孩沒有資訊封閉的苦悶,沒有太多傳統文化的記憶,沒有刻骨銘心的歷史負累。中國的消費文化和她們同步成長,獨生女孩的特殊背景又令她們享受了家庭的寵愛。“很少挫折”的成長背景,造就了“自我”的風格。這些年輕女孩對前輩的許多觀念很不以為然,她們大多思維獨立,不願被改造,敢於接受挑戰,在資訊時代如魚得水;在消費觀念上更是“自我”:雖然薪水不算低,但積蓄幾乎為零,大多數收入花在服飾、資訊、交友及旅遊上。
八哥評論:
消費是必要的,但沒有節制的消費卻是一種浪費。女孩們,看看自己空空的口袋,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