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的結果,並不是因為自己指揮得當,上下齊心,甚至解決這件事情的人也不是他的人,或者說,根本不是官場上的人,一個豪紳,一個趙佶絕對不想在這個時候看到的名字——卓傲!
他有太多的理由討厭卓傲,但這一次,卻絕非為了私情,一個皇帝最怕的是什麼?對臣子來說,是功高震主,對於百姓來說,是聲望太大。
他不知道卓傲是如何解決的水災,但有一點可以很清楚,卓傲在南方民間,已經具備了極高的聲望,許多百姓將卓傲當做神來供。
如果卓傲是個大儒還好說,就算聲望再高,也不過是士林聲望,書生造反,十年不成,威脅不到他的根基,可惜卓傲不是大儒,他的聲望,更多的是在百姓之中的聲望,趙佶記得,卓傲在武林中也有不俗的地位,這樣一個人,如果有心造反的話,以他的聲望,在南方恐怕會是一呼百應,一下子,就能讓他沒了半壁江山!
當皇帝的,若在這方面沒有足夠敏銳的嗅覺,那他的皇位一定坐不長久,趙佶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但絕對是一個聰明人,在這方面,有著和其他皇帝一樣的政治嗅覺。
怎麼辦?
趙佶坐在自己的龍椅上,只覺得一陣不踏實,立刻起兵剿滅卓傲?
如今朝廷最精銳的兵馬幾乎都壓在北方,莫說急切間不可能抽調出來,就算可以,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剩下的軍隊,已經不多,而且兩線作戰,也絕不是如今朝廷能夠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