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到了斯德哥爾摩,出席專門為他舉行的歡迎儀式。到這時,結果已經有了。摩爾根的研究工作雖然有些細節還懸而未決,但總的說來還是得到了肯定,於是,在他的發言中主要介紹了過去十二個月裡的發現。不過,在他的講話原稿中(時間當是1934年6月)沒有談到連鎖圖。他很可能還不放心,怕連鎖圖不夠準確。
他的講話拖到第二年7月才在美國發表,刊登在一本當時不太著名現在已經停刊的名叫《科學月刊》(第41卷,第5…18頁)的雜誌上。把這雜誌上的文章同他講話的原稿作一番比較很有意思。我們看看摩爾根塞進了些什麼東西。他加進了連鎖圖,因為這些圖的準確性已再沒有疑問。但他在原來的講話和過後的文章中都沒提到斯特蒂文特。他還加進了巨型唾腺染色體的新圖片,其中包括1935年2月發表的第四染色體(見圖6)。不管摩爾根是有意還是無意,他加進這些東西使人產生錯覺,好像在1933年時,海茨、佩因特、布里奇斯三人在巨型唾腺染色體的研究上是並駕齊驅的,而實際上顯然是佩因特領先。羅伯特·奧爾比博士是個嚴謹的作家,寫過一本精彩的遺傳學發展史。他以為卡斯珀森等科學家1933年曾在斯德哥爾摩最先見過摩爾根提供的圖片中的肉眼可見的基因。其實並沒有那回事。
摩爾根講話的題目是《遺傳學對醫學和生理學的貢獻》,但他講醫學並不熱心。他自己很清楚,除了提供過遺傳學諮詢以外,其他是談不上什麼貢獻的。雖然他的講話稿是在阿爾伯斯·弗林博士的實驗室近旁寫的,而弗林這時正好發現了苯酮尿症,並且正在進一步研究它的生化機制,但摩爾根既沒有提及這種遺傳性疾病,也沒有談到它的生化遺傳學機理。他同樣沒提到阿德里安·布萊爾作出的關於唐氏綜合症是由不分離現象引起的這一輝煌論點(布萊爾1932年就提出這一看法,但直到1949年才開始受到重視)。
摩爾根同美國大多數遺傳學家一樣對醫學不感興趣,他們最初還極力反對戰後建立的人類遺傳學會和出版有關的刊物。對於摩爾根來說,他對醫學的這種成見還不只是停留在理論上。當他的女兒伊莎貝爾得了開放性咽扁桃體結核時,托維·莫爾博士(她剛當上內科醫生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建議說,孩子應找個大夫看看。但摩爾根沒聽她的意見。他說:“啊,不要緊的,你就是我們的大夫呀。”
不過,摩爾根的講話的確含有精彩內容,對基因調節的可能的機制講得頭頭是道。
在遺傳學的論著中,雖然有時沒有明確說出來,但一般從字裡行間可以領會到,作者們往往認為所有的基因自始至終在起作用。假設果真如此,又假設個體的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那麼,軀體的細胞為什麼不全是一模一樣?
我們再看看卵發育為胚胎的過程,這裡同樣有矛盾。卵看上去好像是個無特定功能的細胞,它必然要經歷一系列預定的變化再分化出各種器官和組織。卵每分裂一次,染色體則縱向裂為完全相同的兩半。每個細胞裡包含的基因是相同的。那麼,為什麼有些細胞變成肌肉細胞,有些變成神經細胞,而有些依舊是生殖細胞?
在19世紀末,這些問題的答案好像比較簡單。卵內不同部位的原生質顯然存在程度不等的差異。據當時的看法,這種差異決定著每一部位細胞發展變化的方向。
這樣一種觀點同樣認為所有的基因一直在起作用。發育過程的最初幾步是相同基因的產物與卵的不同部位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似乎為發育過程勾畫出了一幅令人滿意的圖景,即使它未能對這類相互作用作出科學的解釋。
但是,還有另一種不能忽略的觀點。可以想象,基因分成若干組,各組一個接一個依次起作用,就像胚胎經過不同的發育階段一樣。這種順序可以設想為一連串基因自動啟動。這一假說未經證明,迴避了整個胚胎髮育的問題,所以不能認為是令人滿意的答案。但情況可能是這樣:在卵的不同部位裡,其中的原生質可能同細胞核內的特定基因起反應;在某一部位,一些基因受到較多影響,在另一部位,另有一些基因受到較多影響。這樣一種觀點也可能是一種用以解釋胚胎的細胞分化的純形式的假說。發育的最初幾步也許會是在卵的區域性構造內發生的。
這樣,基因反應的第一個結果是影響它們所在細胞的原生質,而受到影響產生了變化的原生質又反過來作用於基因,使另外幾組基因進入活動狀態,如果真是這樣,就會為發育過程描繪出一幅令人滿意的圖景。
摩爾根之所以離開哥倫比亞大學,原因之一是他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