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1934年《進化之科學原理》再版時,他加了一章,包括自己在諾貝爾獎發獎儀式上講話的一半,雖然它與進化問題風馬牛不相及。

摩爾根一直身體很好。1931年秋,他六十五歲時在一次車禍中受了傷。擋風玻璃刺入了他的背部。一位過路的名叫利昂·貝克的醫學院學生把這片玻璃留在他傷口內不取出來,用以減少出血。後來,貝克遇到經濟困難時,突然得到一筆獎學金。這筆神秘的獎學金就像哥倫比亞大學生物系學生有時得到的獎學金一樣,弄不清是從哪兒來的。這是後話。摩爾根受傷後,受到兩個月疼痛、出血的折磨,加之還被強制休息,使得他很痛苦。元旦以後他才得以恢復工作,而且在幾個月內還得限制活動量。因為工作中斷而苦惱的人本來就為數不多,而摩爾根的苦惱尤甚。

摩爾根只得過一種慢性病,也就是十二指腸潰瘍。他身上一切不適都要反映在胃上。有幾樁事常弄得他疲於奔命,應邀講課便是其中一件。經常有人邀他去作學術報告。雖然酬金很高,但他大多謝絕了。有一次,他要去斯坦福大學作報告,但感到很緊張。他女婿道格拉斯·惠特克讓他喝點酒,但只找到一隻大杯子,容量達8盎司。惠特克一面斟酒,一面問他“行了吧”,但摩爾根總不開口。然後,他竟把那8盎司威士忌一口氣倒進肚裡。惠特克大為驚惶。摩爾根叫這年輕人放心,說沒問題,“我的酒量自己知道。”接著,他去作報告,講得很精彩。

摩爾根從來不抱怨他工作緊張、既不叫哪裡痛,也不說哪裡不舒服,但莉蓮根據他的飯量判斷他在大學的一天情況如何,她也根據他胃病發作的情況估量他的不同著作的價值。就像其它許多事情一樣,在摩爾根家裡,他的緊張和由此引起的腸胃疾病大家都矢口不提,但都心照不宣。

1945年,他胃潰瘍大發作,但他還是樂呵呵的,不承認胃痛,也不承認有大病,但到了11月,胃開始出血。他被送進帕薩迪納亨廷頓紀念醫院,孩子們也被叫了回來。12月4日因動脈血管破裂而死亡。他的遺體被火化。沒有舉行公開的追悼儀式,只有幾個在帕薩迪納的朋友舉行了集會。在紐約也舉行了個類似的聚會。

莉蓮對湯姆的死很淡泊。她輪流在孩子們家裡住了些時日。霍華德和伊迪絲都成了家。伊迪絲又回到學校當上了理療醫師。二女兒莉蓮是防疫保健醫務工作者,嫁給了一個叫亨利·W·舍爾普的科技人員。小女兒伊莎貝爾已讀完了微生物學博士課程,那時在巴爾的摩研究小兒麻痺症。1946年,她證明給猴子做免疫處理是切實可行的。這是一項重大成果,是小兒麻痺症研究上的里程碑,接著就該解決人類能不能預防小兒麻痺症的問題了。媽媽同伊莎貝爾住了兒個月,但不願久呆。她說,她不願妨害女兒的婚姻大事。(這個女兒後來確實結了婚,嫁給一個名叫約瑟夫·芒廷的科學家,而芒廷先生總愛開玩笑說伊莎貝爾是看上了他前妻生下的小兒子吉姆。伊莎貝爾婚後收養了他。)

莉蓮又回到加州理工學院對面的公館裡,繼續搞她的實驗室工作。1952年她病得很厲害,但她一直不在乎。最後,孩子們強迫她換了個醫生看病。經診斷她患了腸癌,病情發展很快。她不是痛覺不靈敏,就是像摩爾根一樣不願承認有病。她在病床上寫完最後一篇論文。她不相信一個軀體到了已經不能自支的時候還有什麼辦法能把它扶起來。於是就聽其自然。當她的生命顯然只剩下兒分鐘的時候,醫生問她有沒有什麼話要說。她回答說:“沒有。我認為誰都明白。”

第九章 結語

艾麗絲:做不到的事,我無法相信。

女王:那我可肯定你做得不多。

劉易斯·卡羅爾

大凡名人傳記都免不了集中描寫個人的天才,而要寫一本某門學科的發展史,就要錯綜複雜得多。下面羅列的一系列成就實際上應歸功於以摩爾根為其無可爭議的“老闆”的整個集體。這個集體因陋就簡,透過許多引人入勝、大膽而簡單的實驗,取得了以下成就:

(1)他們證明基因是存在於染色體上的實實在在的東西;

(2)他們證實了孟德爾定律的可靠性;

(3)他們重新發現了孟德爾定律的例外情況——連鎖,又發現了連鎖的例外情況——互換和雙互換;

(4)他們發現基因是呈直線排列的,其相對位置是可以確定的,可以做到以“摩爾根”或“厘摩爾根”為單位測定基因的距離;

(5)他們證明了生物的性別決定於染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