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也沒鬧騰得太過,只是始終無法坦然接受。
“我不是想讓爹去抗旨,我只是……只是有點慌,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爹知道你委屈,”英國公拍了拍蕭玉的肩膀,又道:“昨日在靖王府……”
提起靖王,蕭玉莫名煩躁:“爹不用幫靖王說好話了,他是好是壞,女兒都得嫁給他,不是嗎?”
看著對靖王如此牴觸,英國公在心中一嘆,“阿玉,你能不能給爹透個底。”
蕭玉揚眉看向父親。
英國公輕嗽一聲,沒有直視蕭玉,緩緩道:“你對肅王殿下,到底是……”
“沒什麼,我跟肅王殿下……能有什麼。”蕭玉輕飄飄道。
自是假話。
她是皇后選中的公主伴讀,自幼出入宮廷。年幼的時候當肅王是玩伴,一起在御花園裡爬過樹,一起在太液池邊撈過魚,後來大些了,知道自己跟公主們不一樣,也知道肅王為何對自己比對公主們還好。肅王是皇后的兒子,也是宮中最尊貴的皇子,她欣然接受了肅王對自己的好。
蕭玉是被寵大的公府明珠,在她心中,要嫁人,也是要嫁世間最好的男兒。
她接受肅王的好,與其說是喜歡肅王,倒不如說肅王符合她對“最好”的期許。
蕭玉正是最真最純的年紀,他真擔心蕭玉認準了肅王一個,起什麼非君不嫁的心思。
見蕭玉若有所思,英國公道:“阿玉,你有沒有什麼別的想法,只要爹能為你辦到的,爹一定都辦。”
只賜婚的事,非英國公能力所及。
蕭玉還的確有一件事想要求證,於是道:“女兒沒什麼想法,只是昨兒跟靖王在御花園閒聊的時候,他說了一樁事。”
“你們聊了不少啊,爹還以為你們話不投機半句多。”英國公意外道。
蕭玉忙解釋道:“再怎麼討厭他,他也是女兒的救命恩人,女兒當然會以禮待之。”
英國公只是笑,不去拆穿蕭玉。
“都說了什麼事?”
“靖王說,他認識了一位學問極好的吳先生,還說那吳先生跟爹爹也是見過的。”蕭玉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將夢裡的情形緩緩說了出來,一面說一面小心翼翼地覷著英國公的神情,“爹,真有這麼位吳先生?”
“吳先生?吳?”英國公微微蹙眉,思索了起來。
有戲?蕭玉按捺住忐忑,繼續平淡的說:“那吳先生大約三十來歲的年紀,很是儒雅溫和。”
“三十來歲?儒雅溫和?”
見英國公還在迷惑的,蕭玉只好咬牙說得更確切道:“他還說,吳先生看起來很清瘦,眉峰上有一顆痣……”
“知道你說的是誰了。”
蕭玉原想著試一下,沒想到英國公真認識這麼一個人,趕忙問:“誰呀?”
“平康伯府三房的長子,吳星淵。”
“原來是他。”蕭玉恍然。
吳星淵名氣極大,連身在閨閣中的蕭玉也對他的事蹟耳熟能詳。
他自小便是神童,四歲便跟著兄長一起開蒙,十一歲時便考了秀才,此後在科考場上旌旗高揚,接連拿下了鄉試、縣試的頭名,當時皇上還在一次宮宴上說到,若吳星淵在會試中再考頭名,一定會在殿試上點他為狀元。
誰知吳星淵沒有去參加會試,他留下一封書信,說他無意仕途,決心出門遊歷,自此渺無音訊。
有人說書信是真的,有人說他是遭人謀害了,京城裡熱鬧了一陣兒,很快又遺忘了。
再聽到吳星淵的訊息是五年後,江南書商出了一本他的詩詞集子,裡頭有他這五年遊歷河山的有感而發,一出版,立即轟動了,上至宮廷下至瓦肆都在傳唱。也是這時候,大家才知道原來他沒死,是真的遊歷天下了。
平康伯府立即派人去江南尋找,只可惜晚了一步,吳星淵從書商那邊領了潤筆費便離開了,此後沒人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