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部分

否。騎虎之勢,終難下身。

可嘆的是,昔日英明神武的石達開,負氣出走後,手下雖有數十萬大軍,但節節遇敗,連曾國藩都幸災樂禍:“(石達開)既鈍於浙,鈍於閩,入湘後又鈍於永祁,鈍於寶慶,裹脅之人願從者漸少,且無老巢以為糧佔,糧米須擄,子藥須搬,行且自瘦于山谷之間。”

在湖南圍攻寶慶府不克的情況下,石達開只得在1859年夏繞道進入廣西。打桂林,不克。否極也有小泰來。1859年底,石達開攻克慶遠府,改名為“龍興”,可見他想以此為根據地有一番大作為。在“龍興”,這位困龍一呆就是八個月,度過了自己的30歲生日,並準備改弦更張,對昔日“太平天國”制度大大加以“修正”。

1860年3月,太平軍進攻百色失利,被清軍殺掉近十萬人。

大敗之下,石達開軍中諸將自相殘殺。同時,不少人見他有“另立山頭”之意,紛紛要求離開。後旗宰輔餘忠扶手下將士首先自行脫離,餘忠扶本人出面勸阻,被士兵殺掉。接著,武衛軍宰輔蔡次賢想統軍出江,事洩被殺。

不少將領勸石達開進攻南寧,招集兵馬後迴天京。攻克南寧後,見石達開根本沒有迴天京之意,彭大順、朱衣點等大將便擁十餘萬大軍脫離石達開,殺轉回天京。一路之上,這些人被殺的被殺,投降的投降,最終仍有數萬在江西與李秀成會合。

眾叛親離之下,石達開心灰意冷,表示自己要“隱居山林”。這句話,說說而已。自古造反,華山一條路,成則王,敗則寇,“退隱”是百分之一千不可能之事。

休整幾個月後,石達開攜殘兵在1861年秋離開廣西,復攻湖南。一路之上,喪失鬥志的石達開再無心約束部伍,其手下四處劫掠殺人,居民被殺數十萬人,這支太平軍真正成為“人民公敵”。

1862年初,石達開率軍進入湖南來鳳。2月間,進入四川石柱。4月初到涪州時,石達開擁眾二十餘萬,很有重起之勢。6月,大軍攻破長寧。

1863年春,石達開兵分三路進攻四川,一路由李復猷率三萬人由貴州繞入四川,一路由賴裕新率一萬多人向寧遠府(今西昌)進發牽制清軍,一路由他本人率領,從昭通府的米糧壩搶渡金沙江,直殺寧遠府。

計劃趕不上變化,賴裕新出軍不利,3月間在越雋廳中州壩戰死。李復猷遇阻,自貴州、雲南向回折返。對於上述二將的所有這一切,石達開均一無所知,仍舊率軍自寧遠府以西的徑路北行,想搶渡大渡河後繼續行進。

在貴州烏江渡口時,石達開其實已經有某種不祥的黑色預感,他作詩道:

垂翅無依鳥倦飛,烏江渡口夕陽微。

窮途縱有英雄淚,空向西風幾度揮。

大渡河畔悲歌——石達開的英雄末路

1863年5月14日,石達開率軍來到紫打地(今安順場)。如果當天渡河,太平軍應該有很大機會可以逃出去。結果,石達開有一位妾當晚為他生下一子,高興之餘,他下令部隊在河邊休整,慶祝三天。

這下子真是錯過機緣,第二天一大早,大渡河上游山洪爆發,河水暴漲,任誰也難以逾渡。此外,當地忠於清政府的土司王應元把席子裹成筒狀,用墨水染黑,沿河邊擺放數百個,其中只有幾個真炮,轟轟放了幾響,這使得石達開覺得王應元火力強大,更不敢冒險渡河。此時,後退之路,覆被邛部土司嶺丞恩用巨石大木塞住。盛怒之下,石達開下令斬殺為大軍帶路的二百多彝族人(有稱是苗族人),然後想伺機殺出。

逡巡之中,清軍駱秉章部已經把太平軍團團包圍。進退不得,石達開只得冒死突圍。

由於地勢兇險,清軍與當地土司兵人多勢眾,石達開部越殺越少,最終,剩下的數千人被圍於老鴉漩(今四川石棉縣農場鄉利磧堡)。由於當地彝民恨石達開殺部族之人,拼死抵擋諸要隘路口。

彈盡糧絕之下,石達開先讓其妻妾及子女數人投江自殺。然後,為了“捨命以全三軍”,他先寫信給駱秉章,與手下高階將領曾仕和、黃再忠、韋普成以及五歲幼子石定忠赴涼橋清軍大營,與駱秉章“談判”。其實,此行此舉,與投降無二。

石達開給四川總督駱秉章的書信,文采炫然,有為自己三軍的乞憐,有對駱秉章的“奉承”,有對自己一生的回顧,確有真情實意在其中:

竊思求榮而事二主,忠臣不為;捨命以全三軍,義士必作。緣達生逢季世,身事天朝,添非諂士,不善媚君,因讒譖而出朝,以致東奔西逐;欲建白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