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部分

蒙正和張齊賢都宣進來!”

“陛下,出征在即,叫文臣來有什麼事?”

“朕要讓他們與朕共同商量著寫一道戰書!”趙光義說。“耶律休哥很厲害呀,兩年前就打了我軍一個措手不及,今年又來欺我!耶律賢也很厲害呀,契丹國的皇帝,居然不遠千里駐在了我大宋的莫州城向朕叫陣,朕如果不把戰書寫得錚錚作響,豈不被他們看不起?”

李昉、呂蒙正、張齊賢三人匆匆來到。趙光義把自己的意思向幾個人作了交待,讓呂蒙正先寫個草稿,再由李昉修改潤色。

幾個文臣正議論間,閻承翰走到潘美身邊,悄聲說道:

“潘將軍,外頭有軍情要向你報呢。”

潘美走出行宮,一個小校正在門口等他:“稟元帥,探卒飛馬回報,契丹大將耶律休哥已護送其皇帝耶律賢撤離莫州,向北去了。”

“哦?沒說為什麼嗎?”潘美追問。

“探卒帶回崔彥進將軍的訊息,說耶律賢感到身體不適,無心再戰。”

潘美沉思了片刻,對小校說了句:“明白了。”返身回到行宮,稟奏趙光義:“陛下,幾位大人的戰書用不著寫了。”

“為什麼?”

潘美一臉興奮之色說道:“崔彥進派人來報,說耶律賢染病在身,耶律休哥護著他溜回北邊去了,眼下崔將軍已經把軍隊推到了莫州以北。真是天賜良機呀,這下子我等可以一鼓作氣,殺他個人仰馬翻了!”

“好!”趙光義一拍案子站起來,走到幾個大臣面前。“潘將軍此言不差,朕要抓住這個天賜良機,一路殺進幽州城!”

“陛下,戰書真的不再寫了?”李昉問道。

趙光義高興得眉飛色舞,說道:“李愛卿以為還用寫嗎?”

李昉朝趙光義深揖奏道:“陛下,臣以為不惟戰書無須再寫,戰馬也無須再進!”

趙光義聽罷斂住笑容,問李昉道:“愛卿想讓朕放棄這個反攻的好機會?”

“臣正是這個意思!”李昉也不隱諱,直言說道:“陛下出徵之前,臣就有些憂心忡忡,奈何齊王執意言戰,又投合陛下切切復仇之心,故而臣不敢多言。如今契丹既已退出我朝邊境,所略之土不戰而收,達到了陛下這幾日衝風沐雨的目的。為戰者當戰則戰,當止則止,才是上策。倘若急功近利,臣恐後患無窮。且潘將軍和崔將軍以為耶律賢北歸乃天賜良機,臣以為事情未必如此簡單。耶律賢攻我疆土是有備而來,其於撤退,豈能不做充分的準備?我軍若是鼓行而前,很可能會誤中契丹人的圈套。臣雖是一介腐儒不曉兵事,然就大勢而論,當年我軍攻打河東,陛下不是佈下荊嗣和宋偓兩支硬軍,把契丹人挫得大敗嗎?將心比心,誰能保證契丹這次不佈下幾支硬軍呢?倘若陛下再冒鋒鏑,萬一有所閃失,大宋若何?萬民若何?故臣以為還是息兵回京為上策。”

第二十回 趙光義大名罷戰(2)

“耶律休哥智勇雙全倒也不假。可朕如果就此罷兵,契丹人豈不更以我為軟弱?”趙光義認為李昉的話不無道理,但又不甘心。“按李愛卿的議論,只要耶律休哥在世,燕雲十六州就不再收復了?”

“豈止是燕雲十六州必須收復,臣為陛下設計的一套方案,要比燕雲十六州大得多。”李昉侃侃而言,看樣子他對契丹問題的考慮非止一日了。“燕雲十六州只是五代後晉時失陷的一小片領土,陛下可記得大唐盛世時中夏區域有多大?如今契丹的南境,都曾在唐朝版輿之內,只因安祿山之亂,契丹人又剛好崛起南侵,當時藩鎮獨立,朝廷自顧不暇,才導致大片領土淪於敵國。以陛下這樣的聖文英武之君,豈止以收復燕云為知足?故而臣以為陛下應該再蓄其勢,與渤海國聯合。渤海的扶余城被契丹強佔,建為東丹府,渤海人為此耿耿於懷,日夜思報其仇。陛下不妨許以厚賂,答應共滅契丹後將東丹府還給渤海,有這樣的許諾,高麗人也必然奮勇作戰,高麗一參戰,契丹勢必把兵力集中在東邊,我軍則可以由南向北,一鼓推到長城一線,恢復唐朝舊疆,這份功業,豈不比收復燕雲更能焜耀萬載?”

李昉描繪的這張藍圖的確把趙光義打動了,他沉思了一會兒,又問張齊賢:

“你看呢?”

張齊賢立即回答:“臣以為李參政所言甚有道理。方今海內一家,朝野無事,陛下尚慮者,只有河東新復、燕雲未收兩件事。以臣所知,只要假以時日,這兩件事的確不算什麼大事,只是收復燕雲,非今日之急。臣在忻州任知州的時候,曾抓到過幾個契丹小吏,照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