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羽舉杯,心中卻在暗暗發誓,他要的可不是勝一場,他要的是贏過楚國!
宴會結束後,太后安排眾人在王宮休息,清漪回錦衣閣清點賬目,順便收拾點東西,秦羽本想跟去,和清漪來個重溫舊夢,但考慮到袖子裡的龍魅兒只能作罷。
翌日清晨,百官來朝,姜王主政,太后垂簾。
“諸位愛卿平身。”姜王早已不再緊張,肅然而坐頗有威勢。
嘩啦啦百官起立,文武分列兩側,文以老丞相為首,武以太尉為首,曾經叱吒風雲的劉御使,早已成為過眼煙雲。
“對於國戰之約,諸位愛卿可有新的看法?”姜王問。
“大王,臣認為國戰之約萬萬不妥,我們姜國國力剛剛回升,與大國相比依舊孱弱,面對楚國這種龐然大物,根本沒有半分勝算,所以三年之約根本就是自取其辱,屆時只能惹來天下人笑話!”
“大王,臣也以為國戰之約純屬兒戲,那秦羽的確功德甚高,堪為我國大食表率,亦是我國之榮光,然而他畢竟還是太年輕了,年輕則不免氣盛,氣盛則不免衝動,衝動就會犯下大錯,這次國戰之約,就是他衝動犯下的大錯啊!”
“大王,秦大食年紀輕輕擁一身榮光,難免驕傲自大,做出些不可理喻的狂妄之舉,我們必須幫他及時糾正,以免鑄成大錯啊!”
“大王,臣有不同意見,秦大食從來不是衝動之人,既然他提出國戰之約,就肯定有所準備,這正是我國崛起揚名的好機會,定要好好把握啊大王!”
“此言差矣,秦羽被楚王驅逐,這是不爭的事實,任何人遭遇此事都會心懷憤懣,我亦然如此。在這種情況下,即便他心態再好,也容易被憤怒衝昏頭腦,所以臣以為,應該立刻道歉糾錯取消約定,相信楚王也會同意的!”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我說的不對,你說的就對?你問問大家有幾個覺得你是對的?”
果然不出所料,扯到這個問題,百官立刻又吵了起來,剎那間整個朝堂混亂堪比菜市口,吵鬧之聲喧囂不絕。
便在這時,一聲如雷輕咳在整個大殿中迴盪,吵鬧的朝堂登時安靜下來。
姜王朝側面瞟了一眼揚聲道:“諸位愛卿,寡人知道你們都是為江山社稷著想,也相信你們是就事論事,所以就讓秦大食親自給大家解釋一下吧,有請秦大食!”
哈?秦羽回來了?聽聞此言,文武百官集體懵比,一時間整個朝堂陷入死寂狀態,所有人都呆呆看著緩步而出的秦羽,好半天回不過神來。
“諸位好,秦某這廂有禮了。”秦羽笑眯眯地拱手見禮,“諸位剛才表達的論點秦某都已經聽到了,恩,不得不承認,說的都很有道理,很有道理嘛。”
這話怎麼聽起來有點嚇人呢?文武百官莫名打了個哆嗦回過神來,心**同十萬頭神獸狂奔而過,特喵的既然秦羽回來了,先讓秦羽出來不行嗎?非要等該說的都說了然後再把秦羽請出來?這不是故意讓人難堪嗎?
沒錯,這就是故意的,而且不是秦羽的注意,是姜王的注意,姜王就是用這種方式壓一壓文武百官。
“秦大食,你什麼時候回來的?”老丞相率先開口,暗暗擦了把汗,還好他是支援秦羽的一派,否則真是太尷尬了。
“昨晚剛到。”秦羽笑笑,他感覺自己一出來氣氛就不對勁了,就好像文武百官都有點怕他。
不過轉念一想,他的光環太多功德太高,劉御使被他踢了下去,劉家因他革除世家名號一落千丈,春秋兩場保衛戰戰功卓著,可謂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姜國的命運,再加上他現在是食帝,自身實力強橫,文武百官不怕他才是怪事。
“這幫傢伙非要吵著給楚國賠禮道歉,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秦大食,你好好給他們講一講你的想法,讓他們好好開開眼界!”老丞相回頭瞪了那些主張道歉的官員,重重哼了一聲。
秦羽頷首,一步步走到兩列百官中間,揚聲道:“總結諸位剛才的觀點,無非就是我秦羽年少輕狂衝動莽撞,惱羞成怒做出了錯誤的決斷,對嗎?”
聲音迴盪在朝堂之中,卻半晌沒有人唿應,最後還是太尉率先開口:“秦大食,我一直沒有表態,其實就是在等你回來,不過在我看來,他們說的未嘗沒有道理。”
有了太尉打頭,立刻就有第二位官員站出來:“秦大食,我沒有針對你個人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這件事你真的太沖動了,我們姜國怎麼可能是楚國的對手呢?這不是以卵擊石嗎?”